静默认证,提速度更提温度

2020-11-05 17:38:50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晏世鹏)

10月27日,据《襄阳日报》报道: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技术革新,率先在湖北省范围内实行养老待遇“静默”认证。目前,该平台已经在本市上线应用,预计市本级认证率可达到93%。随着数据资源的进一步丰富,认证比例将会逐步提高。未来这项技术将逐步推广,从而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不跑腿”的局面。

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初衷是防止有人冒领养老金。比如,老年人离世后,亲属没有及时将信息上报,或者故意漏报、瞒报,仍然以老人的名义变相冒领养老金。所以,认证的必要性不容否认。但是这些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在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工作中,不少地方发生了不够人性化的现象,甚至变的十分的“折腾”人,老人们直呼“受不了”。有的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还是得在网点间奔波。有人带着年逾85岁、行动不便的母亲去所在社区服务中心,准备办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年审),却因系统维修失望而归。有的千里迢迢赶去办理,发现少带一个资料,又得来回奔波。

“静默”认证,也叫“大数据认证”,以系统资源整合为契机,努力打破数据壁垒、拔掉数据烟囱、拆除数据藩篱,集成整合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多源海量数据,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待遇领取人员的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动态判断其生存状态,真正实现了“寓认证于无形”。比如,只要乘坐过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或是生病到医院就诊,系统即可自动判定该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进而免去“按手印”的麻烦。

“静默”认证的成功运行,“从原来的窗口认证‘现场办’,到手机认证‘掌上办’,再到进一步利用大数据共享比对推进认证‘不用办’,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减轻传统集中式认证的负担,让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于“无形”之中,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退休职工服务提速度、更提温度。

如今,信息网络迅猛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建设智慧城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为民服务的有效办法。我们相信,把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中,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编辑:蒋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