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筑牢现代产业强市支撑

2020-12-17 18:14:25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徐晨姝

中共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积极顺应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新形势,筑牢现代产业强市支撑。要聚焦实体经济振兴,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突破崛起,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业态优化,加快打造区域市场枢纽,推动产业发展由粗转细、从散到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势能、充沛动能。

筑牢现代产业强市支撑,实现产业强市战略,必须加快重点产业的发展。

重点产业是经济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一个城市经济竞争力强不强,关键在于是否有“拿得出”“叫得响”的重点产业。襄阳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襄阳也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地之一,农业资源丰富,新型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大有可为。这些重点产业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加速其转型升级,使其成为襄阳闪亮的名片,成为产业强市最重要的支撑。

重点产业是实施科技创新的先锋。重点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条,各企业间紧密联系、相互支持。链条上某个环节的创新和突破,会带动上下游环节的一系列改变,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重点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规模大、实力强、人才储备丰厚,是实施科技创新得天独厚的平台。要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与充分的支持,实行“保姆式”服务,让创新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出成果,创新成果能及时转化为产能。

重点产业是经济社会稳定的支柱。重点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众多,经济体量大、吸纳就业人数多,风险承受力相对较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下,保持重点产业稳定发展,既为地方财政税收提供了保障,也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是实现“六稳”“六保”目标的“定海神针”。

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襄阳要成为国家智能制造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到二〇三五年,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重点产业的决定性作用不可替代。必须一如既往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创新转型升级,为襄阳的经济社会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