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韩思军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纪委监委网站通报“枣阳市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案例涉及人员既有村干部,也有基层站所干部。违纪情形既有大操大办、违规收受服务对象礼品礼金问题,还有滥发津补贴、大吃大喝问题。
今年12月份以来,该市纪委监委网站共通报典型案例8次,其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通报达5次。时下距离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有多年,然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却时不时出现在群众身边。这些案例再次警示我们,如若不持续整治,必会反弹回潮,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不能有丝毫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
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否守住立党初心、实现执政使命。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2018年以来,襄阳市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705个,处理1047人,党纪政务处分673人。今年,该市纪委监委聚焦“换手抓痒、化整为零、移花接木”等13种隐形变异问题,开展“精致走账”式公款吃喝、私车公养等问题监督检查,发现问题34个,问责59人。
然而,高压整治之下,仍有党员干部不知止、不收敛、不敬畏。枣阳市熊集镇中心卫生院公卫科科长姚某在得知院党支部副书记张某儿子要结婚的消息后,建议张某请客吃饭提前祝贺,在征得张某同意并确定宴请时间后,姚某发起并扩散消息,召集本院干部职工及村医参加张某的宴请。枣阳市太平镇北街村以“党员活动经费”的名义,给29名参加主题党日等党员大会的党员发放误工补贴。该市兴隆镇草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某、兴隆镇一级主任科员张某因违规吃喝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这些心存侥幸、违纪违规的党员干部,除了严查重处之外,公开曝光丢丑也是对其惩戒的一个重要方式。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写入指导思想。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正风肃纪反腐工作也要适应这一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要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要看到作风整治取得的重大成果,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又要看到改作风、转作风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继续保持政治定力,强力正风反腐。唯有如此,作风建设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才能真正抓出成效、形成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