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早上8点,家住高新区余岗社区朗曼梦公园小区的党员徐绍群佩已戴好党员徽章,戴上红袖箍,拿着笔记本,在家里交待几句后出了门。虽说是除夕,但“双报到”的党员工作没有停下,小区的防控还要进行,作为小区“双报到”党支部书记,他更要担起这份责任。
“丁波、邹建军、肖更生、余安冲门卫值守,陈龙、付佑红、郭义奎小区卫生清洁,汪峰父女、王奕帆夫妇、张艳清父子楼栋值守,徐绍群、张道安入户排查和小区安防巡查。”8点半,小区广场上参加“双报到”的党员集合完毕,简短的工作布置会后,大家分头到岗开始工作。

徐绍群召集小区“双报到”党员,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
春节期间,全市在职党员干部全员下沉社区,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小区门岗值守、疫情防控宣传、巡逻劝导、返襄来襄人员排查追踪和健康排查、环境消杀、困难群众帮扶、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岗位。在安防巡查的路上,徐绍群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小区的春节期间“双报到”值班表:每一天每个时间段,都有责任党员的具体工作。“春节期间更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们建立微信群,方便每天上门宣传、测量体温,还能及时掌握返乡人员信息,确保大家过个幸福祥和的春节。”
6号楼门口,记者遇到了汪峰和他17岁的女儿汪洪西正在执勤。从寒假开始,汪洪西便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父亲一起参与社区值守,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

“双报到”党员汪峰和他的女儿汪洪西参与小区值守
付佑红是湖北黄冈红安人。这天,他和其他党员一起将小区的健身设施抹洗的干干净净。作为一名党员,他响应政府就地过年号召,带着老婆孩子留守襄阳。“虽然没能回老家陪父母团年,但这个年我更觉得意义非凡。”

“双报到”党员付佑红正在清洁小区内健身设施
“你们夫妻俩来参加党员‘双报到’活动,家里团年饭谁做啊?孩子有人带吗?”11点,徐绍群询问正在值守的王奕帆党员夫妇。“团年饭和孩子都是家里老人在管,他们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党员,组织有号召,我们就要积极响应。”王奕帆坚定地说。

“双报到”党员王奕帆、郭梦雨在参与小区值守
巡查路上,徐绍群的手机响个不停。打开微信,临时党支部群里都是大家积极报名参加防控的消息。在朗曼梦公园小区“双报到”党支部,81名党员全部入群,大家以“双报到”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下沉党员的积极性,营造出党员为群众“志愿奉献、融合服务”赢民心的良好氛围。
春节期间,襄城区闸口社区疫情防控人手不足亟需增援,这里的“双报到”党员纷纷请缨,放弃休假主动要求参加疫情防控。
“师傅,外出请把口罩戴好。”“小朋友,不可以到江边玩耍。”晚上7点,闸口社区“双报到”党员韦后海、李俊同社区工作人员贵夏敏沿着滨江大道在江边巡逻。汉江两边,霓虹闪烁,万家灯火,“双报到”党员的身影守护这除夕夜一方祥和。

“双报到”党员韦后海、李俊和社区工作人员贵夏敏在江边巡逻
晚上8点,春晚开始了,除夕夜渐入高潮。闸口社区“在水一方”小区门口,“双报到”党员黄守英和胡顺霖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正在认真检查每一名进出小区的人员和车辆,测体温、作登记。“穿上警服,我是一名警察守护社会平安,脱下警服,我是一名党员确保小区居民欢度春节。”黄守英说。

“双报到”党员黄守英和胡顺霖在小区门卫处值守

“双报到”党员黄守英在小区门口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
除夕夜,辞旧迎新,万家团圆。在襄阳,近10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建立“双报到”党总支186个,网格(小区)“双报到”党支部2201个。在社区,在村镇,“双报到”党员坚守一线,胳膊上的红袖箍红得像一团团火。
策划:王婷 文字:刘明 尹先慧 摄影/摄像:肖雨蒙 李云飞 李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