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申傲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指导“三农”工作第十八个“一号文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视,为“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擘画了清晰“施工图”。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一方面,筑牢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根基,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效防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为确保国家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循环,释放乡村消费投资潜力,增强国内大循环活力。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影响,一度有3000多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但中国社会大局依然保持稳定,农村发挥了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正因如此,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乡村振兴也是干出来的。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每一个层面取得进展,都离不了求真务实,也离不了真抓实干。与此同时,还要意识到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加快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对在艰苦地区、关键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才能更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但中国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定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让中国整体发展的基石更加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