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

2021-08-11 20:13:28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韩元元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一篇《大学副教授跳槽中小学,大材小用?》的报道引起热议,阅读量超过1.5亿。清北毕业生、博士生执教中小学早已不是新鲜事,博士、副教授执教中小学也并非大材小用,很多大师都有中小学任教经历,比如史学家钱穆、美学家朱光潜,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甚至幼教行业都拥有很高比例的高学历从业者。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21836万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比例从8.9%上升至15.5%。从2010年起,全国每年博士毕业人数都超过5万,且呈总体增长趋势。全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加上社会从工业化进入自动化、智能化,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也普遍提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学历自然有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全国各地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学历都在提高,甚至偏远山区的小学都出现了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是人才聚集地,所以标准更高,更抢眼。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让优秀的人培养祖国的花朵,才能结出更多、更优秀的果实。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很难成才,更不用谈优秀,必须全面发展,还要从小抓起,这就对教学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需要更优秀的人执教。第二季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如果仅仅是会背诗词不可能成为“清华才女”,更多是因为她的全面素质和文化底蕴。网友将武亦姝的成长和优秀归因于家庭的影响,但却忽略了她的母校——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复旦附中,2019年教师中就有14名博士,80名硕士,几乎占到全部教师的一半,难怪能被称为通往世界名校的“摇篮”。

基础教育比高等教育更重要,基础教育的核心不是学习课本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学习机制,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知的能力,所以基础教育做得好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能否走远。国家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历自然成了首要条件。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政策,目的之一就是为学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城市的发展靠人才,不仅要能吸引人才,更要能培养人才,要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关乎未来发展,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已纳入“十四五规划,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也向师范院校倾斜,未来将有更多高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也必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国家栋梁。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