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刘影
这个暑假不同于以往,我们经历了暴雨、疫情,还有奥运会,有的青年人“趁暑假去了趟奥运会,‘侥幸’拿了两块金牌”,有的青年人主动到社区争当防疫志愿者,有的青年人在大雨滂沱的道路上奋不顾身的解救路人......,这个暑假,我们看到了太多青年人的身影,不经感叹,青年真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百年前,在浙江嘉兴一艘红船上,一群满怀爱国热情的青年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历程从此拉开帷幕。一百年来,中国的青年们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冲在最前线,与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齐奋进,书写了百年党史中闪耀的青春篇章。
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发出深情寄语: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青年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心中有梦想,脚下才会有力量。青年人要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以己之力,报效祖国,在各行各业勇做排头兵,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首先要爱祖国、爱人民,要立牢跟党走的忠诚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之志。爱国、爱民是青年人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实现个人价值与人生理想的根本出发点、着力点。青年人要继承发扬“五四先辈”为了国家、人民牺牲自我的崇高理想,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其次青年人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励志,立鸿鹄志”,并指出“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广大青年更要把青春奋斗根植于党和人民事业,扛起“强国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执着努力、脚踏实地、勇于开拓,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青年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青年一代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更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要坚定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浩气、面对牺牲不为所惧的节气、面对邪恶刚正不阿的正气、面对困难逆流而上的锐气、面对利诱不为所动的定力。广大青年要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新时代,青年还要矢志不渝坚守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的真理执着;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中厚积骨气。
青年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底气源自实力,实力催生自信,而学习,是青年的首要任务。青年人要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早日成为新时代新航船的合格“水手”,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同时,青年人还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塑造自己,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才能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时刻与广大人民群众心手相连,同呼吸共命运。青年人更要练就过硬本领,为新时代新起航蓄力储能。积极投身实践,在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青年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向扶贫脱贫挺进,向创新创业挺进,为新时代提供不竭青春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希望广大青年都能够在披荆斩棘中勇往直前,在砥砺奋斗中锤炼本领,在新时代的祖国大地上书写人生华章,绽放青春光彩。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