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应科学发展

2021-08-26 15:20:04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贾丹

最近,中青报的一则“募捐频遭‘反转’,有车有房就不能发起众筹吗”的消息,再次将互联网众筹平台推上热搜。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公益”网络慈善模式。而近几年来的互联网公益众筹几乎成为了国内互联网公益的发展主流。通过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发起个人众筹,程序相对简单,求助者只要点击发布按钮,上传身份证、医院诊断证明、缴费单等相关证明,便可以发起求助项目,操作便捷、传播迅速。但是,诸如平台审核、诈捐骗捐、善款管理等不少问题,持续引发舆论关注,让人们对网络募捐产生质疑,久而久之,人们的爱心很可能因此变冷。

网络众筹具有传播范围大、速度快的特点,且项目进展完成过程等信息公开性很低,加之社交媒体传播本身具有碎片化、浅传播等特征,群众的深度跟进较为艰难,监督从而也难以得到同步实现。

互联网众筹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对众筹传播内容的从严把关。社交媒体应对关系民生的公益众筹项目的传播,做好严格的内容审核与渠道把关,从源头断绝、从过程截除动机不纯、信息虚假的不良公益众筹对社会公众造成的情感伤害与财产损失。积极建立起内容审核平台与机制 , 对公益众筹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与真实性确认,严格做好把关工作。

互联网众筹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引导用户的科学参与意识。注重培养群众的理性分析意识,在众筹信息来势汹汹时要审时度势, 甄别信息真伪、对比信息来源,不盲目轻信、不跟风转发;树立群众从实际出发的参与意识,切实考虑是否进行众筹;科学衡量众筹的金额,不乱筹、不多筹。

互联网众筹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的公益众筹监督反馈机制。尽管目前没有关于个人求助和互联网公益众筹的具体法律条文,但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其他现行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公益众筹进行规范。政府及相关机构也应建立起相关监督反馈机制,以确保群众“捐得其所”,保障其知情权;建立公益众筹信息整合反馈平台及科学有效的辟谣平台。

(编辑:蒋琦威  审核:杨明阳)

编辑:蒋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