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残疾,你需要了解这些

2021-08-30 11:20:06 来源:襄阳晚报

资料图片

□通讯员卢陈颖 吴冰冰全媒体记者赵玲

  8月25日是全国残疾预防日。为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残疾、预防残疾,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罗玉梅。“科室最近接诊了一名6岁的男孩童童(化名),由于不会说话前来就诊。通过进一步询问,我们发现童童此前未做过听力筛查。”罗玉梅说,听力筛查结果显示孩子听力未通过,然后转诊至诊断机构,最后诊断为先天性耳聋。最后,他们建议家长尽早让孩子佩戴助听器,并进行听力言语康复训练。

  另一名患有偏瘫、耳聋等多重残疾的乐乐(化名),2岁时还不会说话、走路。医生经询问得知乐乐从未做过体检,也没做过听力筛查。“其实这些都是先天性疾病,如果出生后早期筛查,定期体检,都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罗玉梅说,新生儿若在没有听力筛查资质的助产机构出生,可转诊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一次免费听力筛查。

  罗玉梅介绍,通过对儿童进行体格发育监测、早期水平能力测定、视力及听力检查、行为检查等,可早期筛查各种致残致畸疾病,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预防残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视力方面。高危儿及早产儿应尽早进行眼底筛查,检查视网膜有无病变。6月龄以上儿童每三个月筛查一次视力,以预防儿童早期视力问题。

  二是听力方面。婴儿出生48小时后做初次听力筛查,若初次筛查未通过,满月后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在满3月龄后转至具有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三是肢体方面。若宝宝肢体有残疾,在满月时做的检查可以筛查出来,例如,脑瘫、肢体不协调、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问题。若筛查出有残疾,建议每两个月复查一次。高危儿和发育不达标儿童酌情增加体检次数。

  四是智力方面。宝宝满月时就可以评估智力发育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阶段的发育不同,越早发现有智力问题,越早诊断,可越早康复。

  五是言语方面。若发现孩子有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应努力查找病因,有针对性地干预。

  六是孤独症方面。通过观察孩子的沟通社交反应、兴趣情况、重复刻板行为,从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罗玉梅指出,自去年开始,我市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就实现了全覆盖。此外,以襄阳市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作为省残联定点康复机构,针对0—15岁肢体障碍、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孩子,康复时可以享受残联补贴,脑瘫患儿还可以享受每天100元的医保报销。她呼吁全社会重视残疾预防,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襄阳晚报》(2021年8月30日9版)

(编辑:刘洋  审核:王婷)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