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应用,应让老年人跟上“潮流”

2021-09-02 16:54:35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贵青云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迭代更新,老年群体对不断推陈出新,让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产品“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不愿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推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标准规范制定与实施,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让越来越多的产品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需要互联网企业加强参与力度。互联网企业是互联网产品和应用的直接提供者,也是整个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最上游和最核心环节。这就需要互联网企业将“共情心”嵌入产品服务逻辑中,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积极征询老龄群体对互联网产品、服务的需求和建议,使产品设计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降低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技术门槛。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需要进一步统一“适老化标准”。前期由于缺乏统一的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强制标准,国内互联网企业各自为政,导致市场上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统一标准。联合硬件设备厂商、软件系统厂商等共同发力,打通行业壁垒,规范适老化通用设计标准,使相关企业能够更精准地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数字化服务。

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需要进一步增加适老产品供给。从长远来看,让老年人从“会用”到“愿用”数字化产品,在适老化改造之外,增加适老化产品供给才是关键。需要我们从技术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应用试点示范等产业环节着力,扩大适老化产品供给力度。同时,在解决技术层面老年人互联网融入问题的同时,也要推动网络内容生产的适老化进度,让互联网真正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其老有所乐。

互联网时代,让老年人群体一样共享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乐趣和便利才是科技进步的应有之义。相信随着国家在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一定会使老年人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享受到数字化生活带来的红利。

(编辑:汪晓璐 审核:李云飞)

编辑:汪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