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1-09-03 15:09:40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王雪颖

网络购物、网络约车、线上挂号等智慧化的服务让我们的生活走向便捷,走向高效,但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同时,留下了一道道“数字鸿沟”,在数字化服务和智能化产品面前,老年群体面临着不会用、不敢用、不愿用的困境。

疫情期间老年人因没有健康码无法出行、因不会网购没有口罩落泪、因需人脸识别高龄老人被抱到银行……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我们心酸又唏嘘,本应服务人类、造福人类的科技成为了老年人享受生活的“拦路虎”,生活小事变成了棘手之事。

无疑地,“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使得智慧成果难以惠及老年群体,并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老年人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局外人、旁观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无法适应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设计,他们的操作习惯与思维逻辑难以追随科技产品的设计理念,是问题产生的一个因素。但是在这背后,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行业对老年群体特定需求的忽视。长期以来,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面向的群体主要是中青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产品更迭越来越快,操作界面越来越复杂,在快速前进的跑道上,老年人的诉求被利益的声音所掩盖,老年群体逐渐被遗忘。但是我们要明白:科技只有以人为本,传递人文关怀,才具有意义与价值,数字成果共享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掉队。

适老APP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心,而跨越“数字鸿沟”仍需多方发力,共同努力。科技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调研了解老年群体的特定需求,将适老化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的全周期,针对老年人的思维逻辑及身体特征,优化操作界面,放大字体字号,配备语音设备,提供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并设计简洁清楚的操作指南,解决老年人面对智能产品束手无策,难以应对的状况。各种公共场所如医院、餐馆、火车站、酒店等要提供人性化服务,实施线下与线上服务“两条路线”,改进完善传统服务方式,推进宣传智能化服务方式,保证老年人在不懂的情况下能够享受服务,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便利。社会要加大智能化应用培训力度,在老年群体中开展讲解智能化操作的课程与讲座,普及智能化的基本知识与基本逻辑,拉近科技与老年人的距离,让老人会用、敢用、愿用。作为子女,要及时对父母进行数字反哺,教授父母一些智能产品的基本操作,对父母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陪他们慢慢进步,慢慢变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们曾经是我们,我们也会变成他们,老年群体幸福的晚年生活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慢下来等等他们,少一些“只能”,多一些“可以”,以关爱代替忽视,以服务取代拒绝,用实际行动减少他们在信息时代的无助感,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真正使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编辑:蒋琦威  审核:刘明)

编辑:蒋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