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通讯员张旺生全媒体记者魏崴】目前,全市中小学、托幼机构已开学。近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针对手足口病季节性发病规律,小学、托幼机构需格外警惕每年秋季开学后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高发和发病小高峰。
市疾控中心介绍,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EV71、埃可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不同的肠道病毒感染可导致多次发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伴有低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重症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疾病,严重者危及生命。
市疾控中心提醒,学校、托幼机构、家长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共同加强手足口病防控,保护我市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开学前,学生和托幼儿童要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手、足、口、臀出疹等症状及时就医。诊断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痊愈一周后方可上学。学校、托幼机构开学前,要做好教室、食堂、玩具和活动场所环境清洁消毒,教室和宿舍开窗通风。一周内,同一班级发生两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时,达到聚集性病例标准,要及时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疾控中心和教育部门报告,按照疾控部门防控建议,及时落实停班、停园等防控措施。
家庭内预防手足口病同样重要,儿童及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挖鼻孔。生活物品分开使用,要定期对毛巾、手帕、玩具等物品消毒,家中保持通风、干爽、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疾病高发季节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逗留。另外,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一般不发病,但感染后会传染给孩子。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和喂养、护理卫生。
重症手足口病与EV71病毒高度相关,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减少由EV71感染引起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家长可让6个月至5岁适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
《襄阳晚报》(2021年09月06日11版)
(编辑:黄文君 审核:肖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