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付云
9月7日,“英雄航天员”聂海胜成功实现在轨100天的航天记录,书写新的传奇历史。英雄远征,逐梦飞天,不辱使命,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作为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年干部,要善于积蓄榜样的力量,从载人航天精神中汲取不竭之动力,奋力接续天下为公、无怨无悔、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拼搏之旅,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腾飞青年干部的实干翅膀,谱写为国为民新篇章。
传承天下为公、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想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0多年来,600多位航天英灵长眠于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征途中,他们的故事或深埋于戈壁荒漠,他们的英魂或弥留于高原沟壑,他们的传奇或消失于蓝天白云,但他们的贡献深融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血肉骨髓,他们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用无怨无悔的忠诚谱写赞歌,用攻坚克难的决心一往无前,用严肃求实的作风开创佳绩,让中国在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虽九死其犹未悔。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坚守无私奉献和科学求实的初心,凝聚顽强拼搏的拼搏的磅礴伟力,锻造“真金不怕火炼”的“硬臂膀”,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于披荆斩棘中勇毅前行,以奋发之姿赢得未来。
汲取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涵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不懈意志。航天事业是一项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的大工程。从一穷二白的航天弱国,到实力堪当的航天大国,再到跻身世界前列的航天强国,中国航天事业辉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攻坚克难的担当。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持续奋斗让东方红乐曲在浩瀚宇宙中第一次响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航天精神。每一次夜以继日的攻关、每一次不眠不休的演练、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冲锋,他们咬紧牙关、顶住压力、冲破难关、打破阻碍、奋发图强、踏浪前行,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无畏攻坚、铮铮铁骨的“铁军人”,成就了旷古烁金的伟大航天事业。青年干部要以航天英雄为榜样,汲取他们身上的宝贵精神,以蚂蚁啃骨的韧劲、实事求是的态度、奋发向上的姿态在平凡岗位“赛场”上锐意进取、敢拼敢斗、敢想敢干,用青春之汗水和泪水浇筑梦想的种子,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赓续永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笃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担当信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系列十二号,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星辰大海的征途激荡着每一颗“中国心”,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代航天人发愤图强、埋头苦干、自主创新。他们以一颗向上的进取之心努力奋斗,敢于突破自我的瓶颈,勇于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让拼搏与奋斗成为燎原的星火,充分激发出“我”的力量,不断推动航天事业向纵深领域发展、不断迈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台阶,继而以之为起点奔向新的远方。航天征程上上=没有永远矫健挺拔的身姿,没有永远不变的“神话”,却有永远闪耀的精神。不自我设限,就能走得更远,突破眼界的局限,就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非凡远见;突破畏缩的心理,就能拥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胆魄。作为青年一代,需要眼界广脑子活,勇于自我革新,突破“路径依赖”思维,以更坚强的臂膀挑起新征程的“大梁”,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宽度”“广度”“深度”, 发扬工匠精神,增强自身本领,奋勇前行,争当新时代长征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排头兵”。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