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讯(全媒体记者 宋玉柱 魏遵明 特约记者 牛宪纲)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再作‘塞上行’放歌新时代”采访小组,9月28日来到武乡,正赶上“第十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开幕。在武乡采访的三天里,《在太行山上》的歌声,一直在我们耳畔回荡。
武乡县,隶属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是与井冈山、延安、西北坡齐名的革命圣地。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领导机关长期在此驻扎。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组织指挥了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战。当时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9万余人参加各类抗日团体,1.46万人参加了八路军,2.2万名干部群众为国捐躯。太行精神在这里孕育,八路军文化在这里形成,整个武乡县,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29日,我们在武乡下北漳村,看到这首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太行山上》歌谱,就放大悬挂在当年“前方鲁艺”旧址简陋的舞台上。一位白发盈巅的老者,站在词曲前不禁地唱了起来,右手还有力地打着节拍。
1939年秋,为培养文艺干部队伍,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抗日宣传和丰富军民文化生活,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决定在武乡县东部,创建一所专门培养文艺干部的学校,校址就定在下北漳村。学校按照延安鲁艺分校的模式设立,由艺术教育家、作家李伯钊主持筹建。为区别延安鲁艺,也因为地处抗日前线,这所学校简称为“前方鲁艺”。
1939年底,“前方鲁艺”开始招生,首批男女学员共280多人。1940年元旦,“前方鲁艺”正式成立,学校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并有鲁艺木刻团,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戏剧团。李伯钊、刘白羽、徐懋庸、陈荒煤、吴伯箫、卞之琳、罗工柳、彦涵、杨朔……都曾在此工作教学。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被誉为太行山“红色文化的圣地”。

王家裕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每天吸引众多参观者
一进八路军总部旧址所在的砖壁村,最醒目的是一幅壁画,上面写着: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都有子弟兵。这是抗战时期武乡的真实写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司令部,东渡黄河,来到太行山区。1938年春,总部曾转战武乡马牧、义门、寨上等地。4月16日长乐村一战,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总部经沁县,屯留、潞城和武乡砖壁,于1939年10月11日,移驻王家峪。在王家峪总部,朱德、彭德怀,指挥大小战斗135次。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病逝后,追悼大会即在王家峪召开。朱总司令在王家峪度过他55岁生日,并挥毫写下《赠友人》一诗:“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将如云唱大风。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纪念馆讲解员向观众讲解八路军百团大战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牌匾,为陆定一题写。在这两所院落里,每间房门都有标牌,室内挂着照片。朱总司令住东屋,彭副总司令住西屋,左权副总参谋长住南屋,刘伯承、邓小平、陈赓等八路军领导人回总部开会时,住在隔壁东院的东房和南房里。两所普通的农家小院,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王家峪东北方向十公里处的砖壁村,是另一个八路军总部旧址。此地南、西、北三面临崖,仅有一条峡谷小道连通内外;东边靠山,沿两道天然壕沟,可入深山,乃天然战略要地。
1939年7月15日,日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九路围攻时,总部机关由潞城北村经黎城霞庄进驻砖壁村。在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围攻和“扫荡“后,除少数人留守砖壁村,总部机关则迁至王家峪。1940年6月26日,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又率领机关重返砖壁村,在此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此后,总部于1940年11月4日转移至辽县(今左权县)。1942年5月,日军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5月25日在十字岭突围战斗中,左权不幸以身殉国,年仅37岁。同年6月初,彭德怀率领总部机关第三次进驻砖壁村,并在此召开左权烈士追悼大会。
砖壁村八路军总部旧址,有左权副总参谋长旧居,在大院东北角,是个独院。旧居门楣上,悬挂着邓小平题写的匾额:怀念左权同志。
总部的前院有彭德怀亲手栽种的榆树,峥嵘伟岸,枝繁叶茂,笼罩半个院落。山风掠过,老榆树沙沙作响,似在深情吟唱——我们在太行山上……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前,研学的学生们在拍照留念
(编辑:汪晓璐 审核:曲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