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说不

2021-10-14 09:40:42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韩元元

近日半月谈一篇《背不动的“数字枷锁”:“痕迹形式主义”拖累“数字化基建”》的报道引起了基层干部的共鸣。数字技术正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深度协作,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但盲目的政务数字化建设反而成了基层干部的负担。

打开基层干部的手机,云上**、清廉**、作风**等各类政务APP能有十几个之多,甚至同样功能的APP省级有,市级有,县级也有。将APP运用于基层政务管理,本是为提高效率,促进基层工作,但部分APP却走了样,如有的功能不强,操作却极复杂;有的和上级部门同款,属于重复建设;有的短暂推广后就处于“僵尸”状态;有的各自为政,同样的数据要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

各类在线学习也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平台往往硬性规定干部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学时,或者达到一定积分,但基层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大部分时间都在走村入户,在各个施工、调解、迎检现场,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搞线下学习、做笔记、写心得,在线学习就只能靠“挂机”来完成任务。

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的还有众多微信和QQ群,办公群、党建群、作风群、扶贫群、招商群,还有各种学习群,每个群都要顶置、回复,以免错过重要工作安排,手机如果不设置静音就会响不停,打断正常工作。本为高效分配任务、及时反馈工作进展、共享数据和经验的工作群,由于过度使用变成了“指尖上的负担”。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根源是功利和懒政。有的APP建设就是为了“邀功请赏”“自我包装”,缺少深入调研,没有统筹谋划,最后变成华而不实的摆设,既浪费资源,又消耗精力。有的工作群变成了“晾晒群”“点赞群”“溜须拍马群”,本该慎重细致的分工变成了群里简单随意的通知,基层干部忙着在各个群里签到、回复、晒图片,实绩变成了痕迹,现场变成了秀场。

近年来,中央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清理整治行动,大批不必要的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群被清理、合并,大大减轻了基层干部的负担。但形式主义是个顽疾,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久久为功。数字化管理是大势所趋,还会有新平台要搭建,有新数据要上传,有新表格要填写。

要让基层干部不被“数字枷锁”所累,必须从功利和懒政的根源入手,清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首先要健全机制,加强对政务类平台建设的审批把关,避免各自为政的重复建设,比如借鉴“一网通办”的经验,打通数据壁垒,建设综合政务平台。其次持续开展清理整治行动,清理“僵尸类”应用程序、公众号、微博号等,整合多头重复的平台和工作群,纠治强行推广、滥用积分排名等问题。最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念,克服急功近利,注重长远发展,数字化建设是为了便利基层干群,不是向上邀功的政绩。

(编辑:汪晓璐 审核:杨明阳)

编辑:汪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