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食堂”让老人更加幸福

2021-11-02 16:30:57 来源:

汉江网评论员 周钰婷

近日,襄阳的12个老年“幸福食堂”均已建成和投入使用。早、中、晚品种多样、价格实惠的菜品,确保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吃得安全、吃得实惠、吃得满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02万人,占总人口数18.7%。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备受关注。由政府主导的“幸福食堂”,为老人的基本生活增添保障,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加“幸福砝码”。

凝聚合力让“幸福”走实。汉江北路社区“幸福食堂”由汉江北路社区与襄阳市老龄产业协会联合创办,同时容纳100人就餐的“幸福食堂”吸引了本社区及周边社区的600多名老年人办理就餐卡;顺安山社区“幸福食堂”由汉江国投投资建设,依托社区长者照顾中心提供就餐服务,老人们的日间室内活动场地与吃饭问题同时解决……在政府的统筹下,社区、街道、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形成多方合力,让更多老人“食有所依”,“幸福”走进万家。

多措并举让“幸福”走心。不止步于解决老人们吃饭难的问题,吃得好是“幸福食堂”的目标。在上虞市曹娥街道外五甲村,清蒸千刀肉、红烧素鸡、新鲜手工水饺等菜品迎合老人们的口味需求;而襄阳汉江北路社区一天50多个品种的小碗菜,既为老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又能保证节约粮食不浪费。“幸福食堂”的定义也不断扩大。例如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于寨村的“幸福食堂”,成为当地老人吃饭、聊天、看书、练字的第二个家;济宁市梁山县水泊街道前集村,依托“幸福食堂”开展义诊、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拓展的“幸福食堂”,将“幸福”写在老人们的笑容里。

长效运营让“幸福”走深。几乎公益性质的“幸福食堂”能走得远吗?各地政府的政策,打消了老人们的顾虑。例如曲阜持续推进“幸福食堂”遍地开花、规划运行,探索“幸福食堂+N服务”的延展模式;漳州两会上,政协委员提出相关提案,建议推广“幸福食堂”;邹城市专项列支975万用于社区幸福食堂建设、运营,并将“兴建11处社区幸福食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引导、规范管理、资金扶持等举措,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安享晚年不再是奢望。

小食堂,大民生。一个个“幸福食堂”的建立,承载着众多老人们的幸福生活,也传承着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期待更多“幸福食堂”,期待“幸福”遍地开花。

编辑:黄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