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殷素 通讯员李宗徽
1月7日,襄阳龙蟒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靳三良告诉记者:“2020年,受益于海外钛白粉产能受限,我们顺利抢占了更多市场份额,拉高出口。1至11月,我公司出口额8986万美元,同比增长了78%。”
2020年,面对疫情,市商务部门盯住“稳外贸”目标不放松,积极顺应大环境变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形式、培育新动能。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20年1至11月,我市出口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正增长。
新兴业态迅猛发展
近几年,外贸综合服务作为新兴业态之一,发展迅猛,为全国外贸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市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多种方式齐头并进,走出了襄阳外贸综合服务发展的特色道路。
2017年,我市引进湖北亚信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入驻高新区振华宇科襄阳智慧创新产业园。恰逢省商务厅决定在省内确定一批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市商务局趁势而上,积极协调对接,最终帮助该公司成功申报全省首批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
作为我市首家省级外综服试点企业,“亚信通”不负众望,历经3年的发展,探索形成“园区+产业+外综服”的发展新模式。
聚焦振华宇科产业园特有的通信与智能终端制造等电子产业,“亚信通”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退税、物流、融资等为一体的外贸综合服务,吸引了20余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入驻园区,上、下游产业链逐步配套完善,囊括了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以园区、平台为基础,促进产业聚集,又以产业兴旺反向促进园区繁荣、平台壮大和出口攀升。
2019年,“亚信通”出口额10195万美元,同比增长67.5%,成为我市首家出口额过亿美元的出口企业。2020年1至11月,亚信通公司实现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49.5%。振华宇科产业园新增10家进出口备案企业,“园区+产业+外综服”模式集聚效应不断显现,目前已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管理、外贸综合服务等为一体的“一条龙”外贸基地。
2020年,市商务局大力实施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全市“攻坚年”重点工作,现已在10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将全面提升我市贸易便利化水平。
金融赋能注入活力
2020年11月,正值香菇上市旺季,襄阳睿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伍贤波忙着在各地收购香菇。“2020年订单多、资金充足、物流通道畅通。1至11月,我们实现出口额1984万美元,全年必将突破2000万美元!”伍贤波信心满满。
襄阳睿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2019年9月在襄阳自贸片区成立的一家企业,主营香菇、木耳加工出口业务。由于资金压力大,该公司曾一度面临倒闭。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襄阳财智服务联盟利用该公司在财智服务平台上的财税数据,帮助其从农业银行自贸片区支行获得了1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普惠贷款,并协助他们办理出口退税100多万元。这200多万元为襄阳睿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入发展活力,很快“满血复活”。
财智联盟由襄阳自贸片区、市财政局引进,襄阳财智服务平台是联盟主要服务平台。平台与55家财税服务机构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了“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企业享受平台服务后,外贸综合物流成本可降低20%,基础财税人工成本可节约80%。目前,襄阳已有3.8万家中小微企业因此受益。
财智服务联盟给金融活水安上了数据开关,金融活水为出口企业赋能,注入活力。
2020年,市商务部门依托省厅“楚贸贷”,加强同本地金融机构联系,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题。据建行襄阳分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董莹洁介绍,在市商务局的支持下,该行加大了对外贸出口企业支持力度,推出“跨境快贷-退税贷”“跨境快贷-信保贷”“跨境快贷-出口贷”等线上纯信用普惠融资产品。2020年为8家中小微外贸企业累计授信近1200万元。
农产品出口稳增长
2020年,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震荡。我市以缓解农产品出口企业资金困难为核心,将农产品出口打造成为我市优势出口产业,推动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扬。2020年1至11月,我市农产品出口5.29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出口绝对值居全省第二。
2020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农产品出口实现逆势增长,与此同时,农产品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更加突出,成为制约我市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壮大的“拦路虎”。
市商务局副局长张子健介绍,为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去年10月,市商务局与襄阳财智联盟、中信保湖北分公司、农行襄阳分行一同打造了“出口E贷”融资产品,利用数字增信手段,为出口企业发放纯信用、无抵押、可循环的普惠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目前,财智联盟已为10余家企业授信,发放贷款近600万元。“底子”厚实了,才能甩开膀子干。
2020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呈现出新趋势:主体增加、类别扩展、质效提升;从单一食用菌出口为主,到食用菌、茶叶、木耳、蜂蜜等多品种出口;从粗加工出口,到香菇罐头、饼干和生物提取物出口。
与此同时,我市农产品出口基地带动效应不断显现。
2018年,宜城市和南漳县被认定为省级食用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基地培育卓见成效,目前,两地农产品出口企业已近40家,出口额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6.6%。
2020年1至11月,宜城市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7%,南漳县增长15%。12月,南漳县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食用菌),除了将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集聚,也将有力促进农产品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