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通讯员陈久刚 崔海晗)2月25日,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襄州区荣获“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招商引资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获市委、市政府500万元奖励。
据统计显示,2020年,襄州区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全力招大引强,以优质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引进重点项目112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9.29亿元,同比增长10.17%,8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8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连续多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大招商夯实产业支撑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扩投资、上项目、强产业、增后劲的有效途径,坚持大员上阵、全员作战,成立七大产业招商专班,紧盯高新技术企业、紧盯跨国公司投资、紧盯行业龙头企业,招大企业、招大集团、招大项目。
先后引进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项目23个,投资20亿元的盼盼食品全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5亿元的国药集团医用防疫物资生产储备基地项目、投资15亿元的浩吉铁路中部总部项目、投资15亿元的襄阳奥特莱斯购物公园项目、投资12亿元的韵达襄阳产业园项目、投资11亿元的易华录集团襄阳数据湖项目等一批龙头项目落户襄州。项目投资拉动效应充分显现,被评为“202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打造了涵盖10个项目、投资28.1亿元的卫材产业链,实现了卫材产业从无到有的转变。
今年,将聚焦招大引强,打好产业升级主动仗,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制定招商路径图及招商地图,按照“六个一”工作机制,大力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产业链高端环节项目、延伸产业链配套项目和制造业总部项目。力争全年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至2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20个。
新机制提升发展效能
牢固树立“招得来是本事,落得好才是能力”的理念,以改革思维,创新建立招落一体机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达产、快见效。
完善机构设置,成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协调督办。健全调度机制,分管区领导每半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协调会,区长每个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现场会,区委书记每两个月现场调度一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严格督办管理,将重点项目全部纳入三级督查范围,在每两个月召开的项目建设调度会上,由“四大家”包保领导直接汇报包保项目推进情况,项目秘书作补充,有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盼盼食品全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8天,刷新了襄州速度。
今年,该区围绕项目提速,打好效能革命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对项目洽谈签约、规划审批、开工建设、建成达效等各环节一包到底,确保火乐电子、金恒昌精密纺织等60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2021年,拟再建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10个以上。
优服务保持攻坚态势
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大力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以一流的服务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优流程。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容缺办理、一事联办、最多跑一次等措施,让企业少跑路、不跑路,以便捷高效的环境赢得企业点赞。
优服务。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通过项目秘书、微信群、现场办公等方式,畅通项目诉求反映渠道,及时查困难、解难题。优质的服务使已落户的企业纷纷追加投资、上新项目、扩大产能。长源集团拟新上SD发动机缸体生产线和大型散热器两个生产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3年内再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正大集团在2020年投资5亿元建成年产1.2万吨全自动化酱卤生产线;投资6亿元建成100万吨饲料智能生产线,具有智能化程度和人均产能世界最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投入产出全国最高、八项创新技术全国领先的特点,每年可实现产值28亿元;拟新投资2亿元,开工建设正大(中南区)研究院项目,将熟食和种业板块上市主体放在襄州,真正实现产业链高端在襄州、高附加值产品在襄州,从低端的饲料原料、养殖育肥走向高端,实现税收、科技含量、市场美誉度三个跃升。
优模式。大力推进重资产招商,建成10万方标准化厂房,让企业拎包入驻、轻装上阵,芯展科技、得辉达电子、江苏氢电等一批高新项目快速入驻,实现建成即满园。
今年,该区突出环境优化,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以作风建设“服务年”为抓手,刚性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优化营商环境30条”“十必须十不准”以及《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等精神要求,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当好市场主体的“金牌店小二”,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