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襄阳晚报讯【通讯员龚波全媒体记者朱月皎】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除了学业,孩子的身高成为家长的又一焦虑点。最近,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生长发育、性腺专病门诊,求医问药。“我和老公身高都不高,女儿身高低于同龄孩子,能打增高针吗?”“儿子想长到一米八,医生有啥办法?”……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周兴建表示,自7月3日开诊以来,有不少想让孩子长高的家长前来咨询。
今年15岁的小松(化名)身高明显低于同龄男孩。为此,他的妈妈一直想通过让孩子喝牛奶、喝骨头汤、吃钙片等补充营养的方法,帮他长高。可小松的身高还是不达标。无奈之下,小松的妈妈带着他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生长发育、性腺专病门诊。医生经过细致检查,发现小松是由于生长激素严重缺乏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其骨骺线未闭合。对此,周兴建给予其生长激素治疗。目前,小松较之前长高了3厘米。
周兴建介绍,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现在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到门诊,都要求为孩子补充生长激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都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
11岁的玲玲(化名)来到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她的矮小并非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经过详细询问后,周兴建建议家长为玲玲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
周兴建说,玲玲每晚十一二点才上床睡觉,而晚上十二点以后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此外,玲玲平时不爱吃鱼、鸡蛋、牛奶这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爱吃一些“垃圾食品”,这些都是影响她身高的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先从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做起,调整一段时间,如果还不理想,我们才会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干预。”
遗传身高预测的简易方法为:取父母身高的平均值,男孩加6厘米,女孩减6厘米。周兴建说,这个范畴基本符合孩子正常生长的参考值,但现在很多父母口中的孩子身高“没达标”,并不是指这个正常参考值,而是他们期望的孩子的身高。
对此,周兴建提醒,孩子的身高60%—70%受遗传影响,剩下的30%—40%受后天营养、运动、生活环境等影响。身高干预最好的年龄是6—12岁,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所花费用越少。一旦骨骺线闭合,则再无长高可能。
生长激素不是百利无一害的万能助长神药,生长激素的使用有严格要求,不是说想长高就可以使用生长激素的。家长绝不可轻信一些无良商家的宣传,必须到正规医院检查后遵医嘱,防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出现不良反应。
周兴建强调,除了警惕身材矮小,身高太早发育也要引起重视,很有可能是性早熟找上门。所以,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进程过快、延迟或次序异常,均需考虑发育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襄阳晚报》(2021年9月13日09版)
(编辑:蒋琦威 审核: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