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雪飞 王世翠 通讯员郭兵 李娇)12月19日,位于襄州经开区内的金恒昌纺织一、二期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投产仅3个月便成长为规上企业的金恒昌纺织,目前每月生产高端纱线500吨、织布400万米,今年总产值预计达1.6亿元。
今年以来,襄州区工业战线持续发扬“拼抢实”作风,当好金牌“店小二”,全力支持、服务项目建设,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充沛。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1月底,襄州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07.4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增加值增速21%,增长恢复加快;全区工业投资完成92.5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技改投资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143.6%。
“坚持‘产业强区’引领,着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襄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崔长领介绍说,近年来,该区坚持加快产业高端化、数字化发展,切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激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产业链支撑稳健。自全面启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5条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以来,主导产业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更精准的服务,增长更为平稳。截至今年12月初,东风井关农机产量同比增长33%,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实现内销外贸齐增长的良好态势。1月至11月,该区相关产业链实现产值898.6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达89.7%。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今年前三季度,该区规上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9亿元,占GDP比重8%。扶轮农业、国铁机电、卓力机械等33家企业申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137家企业成功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襄阳鲁花投资6000多万元进行技改,更新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后,产能和功效提升一倍,今年总产值预计突破25亿元。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襄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刘雪飞介绍,区科经、发改等职能部门持续牵头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协调、推进解决106项问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对接,开展惠企政策培训及工业倍增发展等项目申报;向市级职能部门争取项目资金959.21万元,提请兑现区级科技创新奖励资金303.09万元;推进“降收费”“更大力度减轻企业负担”等专项行动,推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和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
企业成长循序渐进。建立企业成长工程培育数据库,各部门通力合作指导企业进规入库。1月至11月,企业成长工程持续发力,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襄阳丰正汽车配件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九阳防水、湖北威能达传动、襄阳市盈乐卫生用品成长为省级行业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
锚定高质量发展,稳增长、促增量、增后劲。襄州区委书记刘明锋说,将以更好的环境、更实的作风拉伸产业链条,加快打造具有强大承载力、聚合力、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全力打造区域性产业发展标杆,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一心四区”、积极融入全市“五城共建”部署、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襄阳日报》(2021年12月24日1版)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