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郑武
新时代呈现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青年担当新使命。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作为青年干部必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时刻保持 高度的执行力,去肩负使命,达成目标,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时刻严阵以待, 高标准严要求 。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我们常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轻承诺重落实”“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再高超的战略决策,再完善的政策措施,如果执行不到位,就等于一纸空文,高度的执行力是确保完成计划和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如何将面临的挑战和优势变为胜势、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答案是明确的,必须时刻严阵以待,保持高度的执行力。时常总能听到一句话,“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不仅是时间问题,更是思想认识问题、干事态度问题、工作作风问题、执行力问题。我曾有幸亲身感受到军人的高度执行力,“雷厉风行”。在工作中,我们就应当对标对表军人的执行力,以超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军令如山”,那么作为青年干部,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找借口就是我们应有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严峻挑战面前扛得住、挺得起,才能迸发出战胜困难的强大主观能动性、担起向前发展的重担、肩负起时代光荣的使命。
坚持履职尽责,强担当无推卸。 要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完成好工作目标是本分,而不是功劳。工作中,杜绝“一张嘴两张皮”,工作目标是靠嘴来完成的吗?不是,是用高速运转的大脑和辛勤的双手去实现的。杜绝形式主义,从全局上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不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面子工程”,不拖拉疲沓、不敷衍了事,不“雷声大、雨点小”,不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芦衣顺母”“举贤不避亲”“负荆请罪”等历史故事,都体现了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敢于担当的精神。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设努力奋斗中,必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遇到问题,不推诿、不扯皮,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忙着去划分责任。坚决做到三个“绝对”,以绝对优良的作风来对待,以绝对负责的态度来做,以绝对突出的工作能力来实现,高质高效完成本职工作。
说得出做得到,未说出已做到。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所在。工作不是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从“要怎么做”变为“我正在做”,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劲头落实措施,竭尽所能,让每一句承诺都掷地有声。牢固树立效率意识,不等、不停、不看,只争朝夕、奋勇争先。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将工作实绩放在首位,将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放在心头,工作做得好不好、落实得到不到位、服务保障贴不贴心,心中要有“一杆秤”,一条“标尺线”。马虎不得、松懈不得、拖延不得,既要“办得了”更要“办得好”。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奋斗正当时,青春须燃烧。新的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赶考”的心态握紧“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增强执行力作为工作的最强力引擎,立足自身,真抓实干,以舍我其谁、气吞山河的气魄,在天山南北实现新突破、创造新奇迹,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