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王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则蔚然成风”。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各级组织部门选人用人要坚持医学上的“望闻问切”四字诀,严把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用什么人就是奠基石,选人用人不仅决定着干部作风和干部队伍的发展, 也影响着党的形象和作风, 而且关系着当地经济社会是否健康稳定发展。
“望”,即察实情,要精准识人。 新时代,选人用人就是要坚持“望”中分析,精确判断、精准识人,坚持以事察人、知事识人,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言行看修为。动态观察干部立场观点、见识见解、道德品行、作风干劲等细微表现,把见识见解独特、为民情怀浓厚、工作激情高、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识别出来,跟踪培养。强化日常分析与定期研判,注重平时了解掌握与任前考察并举,要坚持以“望”识人,以“望”选人,“望”好干部的工作能力、道德品行、作风纪律等各方面的表现,不断提高精准选用干部的质量,充分发挥政治素质考察“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精准判断。
“闻”,即听实话,要精准辨人。 选人用人要坚持“闻”字诀,注重听取所在单位党组织和知情干部群众意见, 听取服务对象、群众邻里、工作团队意见,掌握在重大事件、重要工作中的担当表现, 巧设谈话提纲,采取拉家常、引导式谈话方式,从被谈话对象“弦外之音”中听出隐衷、听出门道,了解干部、甄别干部,最大限度避免领导干部避重就轻,只栽花少挑刺的问题。新形势下,要以“闻”总结分析和辨识甄别干部,善于抓住重要行为特征给干部画像,切实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辨识度、精准度,更加准确发现“狐狸型”“绵羊型”干部,识别“黄牛型”“狮子型”干部,力求做到选一名干部、立一面旗帜、树一个标杆。
“问”,即问实绩,要精准选人。 知人识人是用人之基,精准科学是选人之法,关键是要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坚持正面了解、侧面打听,问政策理论,检验干部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问思路措施,了解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推进各项决策部署时的思路见解、工作措施,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充分发挥考察的透视、体检功能。同时,选用干部必须靠实绩说话,要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重点听取其在一线工作的实效,注重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作为砥砺干部的“练兵场”、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形成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精准选人模式,把人选准用好。
“切”,即切要害,要精准用人。 治病当治本,理应追根溯源“把准脉”,找出“病根”开好药,方能痊愈。选人用人同样也讲究医学上的治病道理,要把准要脉、切中要害、严格把关,精准选人、精准用人,突出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突出政治价值观,坚持问题导向,最大限度发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选人用人优势,努力把好干部用在“刀刃上”,着力把一些政治立场不坚定、纪律作风不扎实、干事创业激情不高、群众口碑不好的干部辩出来、踢出去,真正把一些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避免“人岗不相适、人尽不其才”等问题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