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诗心共远方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综述

2022-02-25 10:39:15 来源:襄阳日报

会上通报了襄阳市文旅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全媒体记者 李旭晖 摄

全媒体记者 彭艺唯 通讯员 甘延成 苏钰媛

风来千帆竞,潮涌逐浪高。

2月23日,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拉开帷幕。这是一次文旅产业的“摸底考”,与会嘉宾进景区、访工地、看项目,摸清襄阳文旅产业的家底;这是一次共谋未来的“诸葛会”,学术大咖、业界专家、精英骨干汇聚一堂,为襄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出“金点子”、找“好路子”。

看项目:热潮涌动,动能澎湃

产业发展靠项目支撑。此次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第一个环节便是邀请与会嘉宾观摩文旅项目,感受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襄阳文化产业园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唐城景区于2015年5月开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国最大的唐文化主题影视基地。得知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妖猫传》,张晓波执导的电视剧《九州缥缈录》,侯咏执导、章子怡等主演的电视剧《上阳赋》,郑晓龙执导,姜文、苏菲·玛索等主演的电影《图兰朵》均在此取景、拍摄,与会嘉宾不禁啧啧称赞。

襄阳文化产业园二期项目中的大岘山文化旅游景区则上演着废石场变景区的生动实践。昔日开山炸石形成的残破山体,经过能工巧匠精心雕琢,变成了气势恢宏的摩崖石刻。生态修复再现青山绿水!

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项目预计总投资近700亿元,由“四园一镇七酒店”组成,四大主题乐园中的奇梦海滩水乐园、奇趣童年亲子乐园、云海汤泉已相继建成开放。奇幻谷大型文化乐园建设正酣。大型轨道铺设完毕,机械麒麟现身,工人紧张有序地调试着各种大型游乐设施……看到规划图不仅变成了建设图,还勾勒出了襄阳文旅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与会嘉宾纷纷为蹄疾步稳、真抓实干的襄阳文旅点赞。

话发展:凝心聚力,谋远共赢

学术大咖、业界专家的指点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行业精英的交流彰显着谋远共赢的信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襄阳具有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体系和制度保障。襄阳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挖掘并发展传统文化、贴近生活的文化,打造真正市场化的‘IP’,满足市场需求,形成独特的襄阳印象。”

“截至2021年,襄阳华侨城累计投资约115亿元,其中文旅投资约80亿元,累计接待游客量达到210万人次,累计纳税约6亿元。未来奇幻度假区平稳运营后,年游客接待量约1000万人次,年收入约10亿元,按照文旅行业1:7的经济拉动比例计算,每年可直接拉动相关产业总量约70亿元。”华侨城中部集团副总经理、襄阳华侨城总经理丁未明说。

湖北汉城景区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渊泽说:“汉城景区一直坚持以文化为内核,以建筑为外形,以旅游为载体,以影视为媒介的发展方式,打造世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未来3至5年,我们将着力发展研学旅行,打造国家级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并在影视产业方面发力,丰富景区旅游业态,秉持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展高质量文旅产业目标,为襄阳文旅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谋未来:信心满怀,勇毅前行

2021年,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338.09万人次,同比增长55.5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96.47亿元,同比增长93.86%。这是去年襄阳交出的文旅答卷。

到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超过80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文旅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这是今年襄阳描绘的文旅蓝图。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对《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进行了解读。方案明确提出,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全市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文化和旅游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省前列,加快建设汉江流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号角声声催奋进,战鼓擂响启征程。相关部门、文旅企业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共同汇聚起推进襄阳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襄阳日报》(2022年2月25日03版)

(编辑:汪晓璐 审核: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