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汲取历史智慧,凝聚复兴伟力

2022-03-09 00:03:46 来源: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张志克  

2月28日,人民网刊发《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文。指出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时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望未来,我们更要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善于从历史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治国理政智慧,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凝聚磅礴伟力。  

以史为鉴明心性。历史沉淀下来,就像一面镜子,从镜子中看到过去的人、事、物,无数英雄烈士的身影闪耀其中,如赵一曼、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他们的光荣事迹永远印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同样,也有反面教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启迪我们自醒自警、自尊自爱,从1932年查处谢步升,瑞金响起惩腐“第一枪”,到新中国成立后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的“共和国反腐第一案”,再到新时代以空前力度正风肃纪反腐,让“清廉成为一种自觉”,磨砺我们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心性,指引我们积极主动走出贪婪的欲壑。  

以史为鉴明事理。据先秦文献《荡》所载“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明事理,以事为鉴可以纠偏差。警钟长鸣,方可引以为戒。公则明、廉则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凡事先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坚决不干人民群众不高兴、“撇嘴”的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切实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本色更可持续、安全感底色更有保障。  

以史为鉴明方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言: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史以铁的事实雄辩的证明“找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走好政治道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政治上旗帜鲜明跟党走,行动上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  

(编辑:王鑫 审核:杨明阳)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