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五行齐出”争做时代“急先锋”

2022-03-14 16:11:12 来源:

汉江网评论员 郑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这既是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所提出的时代要求,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定当加强自身建设、修炼“五行”品质,担起时代使命。

勤学善思,惜时如“金”,强宽度。光阴一去不复返,时光总是悄然流逝,只有惜时如“金”,才可在有限的时间发挥无限的作用。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没错,时间是挤出来的,换个角度来讲,时间同样是规划出来的。我们常说、常听说、也常落实“今日事今日毕,勿将今事待明日”,但很少做到“明日事今天做”。世间万物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读懂“主旋律”,便可更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把握成长的“黄金期”,不浪费、不虚度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可能会有新的挑战,时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神“运营”好时间,将工作融入生活,不忘业余时间“充电”“加油”,拓展人生宽度、锻炼综合能力、提高综合实力,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经得起各种磨炼、扛得住各种挑战,成长为“真金”干部。

真挚为民,扎根如“木”,强深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服务意识、时刻准备化身“及时雨”、投入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去。民生无小事,有的事看似不难,却件件关乎百姓利益、事事涉及民生福祉,切不可因事“小”而懒散,事“微”而松懈。焦裕禄书记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临终前还不忘兰考的发展,他用一生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经历激励着我们要敢于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身”入一线,与百姓干在一起;“声”入一线,多倾听民声;更要“深”入一线,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久久为功,用实干扛起民生之“重”。

修身养性,执着如“水”,增韧度。随着时代发展,在新的“长征路”上会遇到很多“拦路虎”“硬骨头”,年轻干部要有水一样坚韧的品质和执着的信念,矢志不渝、奋进不止、攻坚克难、似水一般奔流不息、持之以恒。时任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这需要多么坚定的毅力和恒心呀!年轻干部唯有不断增强自身韧劲,牢记伟大事业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和恒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如“老黄牛”一样躬耕不倦,踏踏实实,不懈怠、不放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在实践中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体味幸福。

砥砺奋进,激情似“火”,强热度。“如果可以,今后我想做一名播音员,把扫雷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这是杜富国27岁生日时许下的愿望,在他28岁时实现了。在扫雷排爆战场上倒下的他,在生活中又倔强地站了起来,他的“重启”成功诠释了青春的磅礴之力。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在高速发展的当下绝不能患上“冷热病”,更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松一阵子紧一阵子”,务必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不计个人名与利的心态,始终保持对工作热情、生活热爱,时刻保持严阵以待的精神状态、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初心不改、砥砺奋进。把脑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魄力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毅力落实在“干成事”上。用实干、用实绩来见证赤诚的初心、炽热的青春,实现人生价值,在拼搏尽责中绽放青春亮丽的光彩。

敢于担当,奉献如“土”,强厚度。在生命最后一刻还牵挂着贫困学生、挂职期满主动留下来再干两年、为扶贫把家搬到西海固……20多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感人事迹,在闽宁两地广泛流传,引发强烈共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在伟大的时代,牢记伟大的使命,要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牢记宗旨意识和奉献意识,坚决克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等不良倾向,要像土一样专注、质朴、厚重,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甘于埋头苦干、乐于默默无闻,始终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守好“责任田”,把精力全部用在干创业上,以工作实绩来体现人生价值。

时光易逝,青春无限美好,不应虚度,新的战场在等待着我们,新的挑战在呼喊着我们!让我们即刻整装出发,在奋进中成长、在挑战中修炼,发扬“拼抢实”的作风,勇于争做时代“急先锋”。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