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郑武
春风吐绿、草木初萌。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4个全民义务植树节,“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植下的不仅仅是树,植下的更是绿色的期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福建宁德依靠林果产业摆脱贫困,浙江湖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全村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没有止境,高质量发展决不能意图占满发展空间、挤压绿色“板块”,更不能贪求速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甚至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来换取一时之功的“数字政绩”。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长江沿岸“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到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绿色中国”我们共同在努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如今,黄土高原披上绿装,城市绿肺、乡间绿荫,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贡献最大的国家……这些都是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外在体现。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只要我们拿出担当作为的决心和勇气,狠抓“不作为不担当”治理,不留死角、不留余地,打通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整治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清水”,为中华民族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迈进新时代,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心中“植”下“绿色”的“种子”,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编辑:唐婧婷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