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陈松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报告中,一串串法治建设成果相对比2020年不断增减变化,让人感叹法制建设不容易的同时,也让人觉得法治建设更加贴近生活,越来越有温度。
齐心聚力,夯实法治建设基础。与2020年相比,起诉涉黑涉恶犯罪下降70.5%,杀人、抢劫、绑架犯罪下降6.6%,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犯罪下降20.9%,毒品犯罪下降18%,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数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无数夜间法庭、马背法庭和车载法庭,行走在崇山峻岭,行驶在草原,付出的不懈努力;是拒绝两次提拔,做片儿警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北京蒲黄榆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安的不懈追求;是从警24年,每年有260天时间待在牧区,年行程超过6万公里的片警宝音德力格尔不停歇的脚步。有国徽的地方就有正义,有警察的地方就有平安。在去年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各级政法队伍紧贴民生热点,相继出台8万余项便民利民举措。千千万万的法治工作者,以个人之力让法律更好服务民生,夯实了法治温度的基础。
在回应关注中,让群众感受法制速度。两高报告指出,面对个人信息泄露,最高法和最高检分别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及时保护群众“脸面”问题。研发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全民推广,保护了2800余万名群众的钱袋子,追缴返还民众被骗资金120亿元。依法审结涉疫民商事案件14.2万件,持续关注网约司机、快递小哥和外卖小伙等新兴行业群体,为稳就业促增长提供的平安保障。
在增减条款中,让群众感受法治温度。对网络关注的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和高铁霸铺案中的无需担责判决,彰显了法治的善良。及时公布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和侵犯革命烈士名誉案处理结果,彰显除恶务尽的勇气。两高一部出台文件中提出正当防卫的适用把握“十个准确”,《医师法》中急救免责条款的增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境外虽远,违法必究,成了群众生活的底气。一年来,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对应的法律解释条款,让普通人在弘扬正义、公德时,心中多了一份法律保障。
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春风化雨解民忧。在各级视频软件上,越来越多的警务号成为网红。反诈警官老陈叫板各大知名博主,在挑战中普及法律知识。“网红”律师刑法学教授罗翔通俗易懂的法规解读,被人笑称以己之力提升了司法考试通过率。“四平警事”用一个个搞笑故事传播法律常识。针对境外诈骗,各新平台网红制作了一批劝人不要去境外的反诈视频。法治宣传成为流量密码,法律网红,警务网红不断走红网络,以点带面,提升安全宣传的效果。金牌栏目《以案说法》的多年走红,人民网微信公众号连载的《民法典版成语新说》已经更新到第2季,说明了法治宣传真的深入人心。各级媒体平台对法治进程的持续关注,各级政法机关运用多种形式对法治的解读,让法治在贴近群众的同时,不断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热度。群众自觉利用各种平台学习法律法规,群众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采用法律途径解决,凝聚成法治热度。
让政法队伍和百姓心贴心,让法治速度跑赢犯罪速度,让法治成为善行义举的依靠,让法治走进千家万户。借不断提升的法治热度、温度,在湖北发展中融入法治力量,让湖北平安建设促平安发展。
(编辑:唐婧婷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