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周启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筑牢防返贫根基离不开科技助力。产业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发达的“牛鼻子”。稳住产业,也就稳住了希望。而产业的振兴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我国养殖、种植等产业已经在新科技、新技术的加持下旧貌换新颜。
目前,“云上”养殖已经成为许多养殖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例如,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当地的蜂农利用视频云网平台与AI识别系统,用大数据预测中蜂行为,从而提前进行人工干预。相比传统养蜂,5G+智慧农业的养蜂模式明显提高了养蜂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也提升了蜂蜜的产量。数字技术已成为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不仅是养殖业,种植业亦是如此。通过打造智慧农业数字化管理指挥平台,将数字技术融入当地产业中,从而带动当地特色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农业也将为更多地区实现乡村振兴,让乡镇可以与城市一起共享数字经济红利,让乡村示范基地走出去,全面促进乡村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开花。
筑牢防返贫根基,关键在早。去年,各省都相继出台了《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通过开展全员普查防返贫、脱贫攻坚成效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重点监测对象,处置苗头、倾向性问题。今年,通过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可以让人均纯收入、劳动力、因灾、因意外等监测指标一目了然。数据“报警”成为了筑牢防返贫根基的一道“堤坝”。经数据对比分析后,一旦发现有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系统会实时触发预警响应,帮助乡村振兴干部及时研判、及早走访、及时帮扶。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筑牢防返贫根基需要稳就业。就业一直以来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需要搭建起四级劳务协作机制,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可以通过推广使用就业帮扶直通车,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实现脱贫人口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提高就业质量,筑牢防返贫根基。
筑牢防返贫根基,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是管长远、管根本的重要一环。去年,湖北省着力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帮扶政策平稳过渡。为防止因病因灾等特殊困难群众返贫,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及时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救助,为189.3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筑起防止返贫的“铜墙铁壁”。今年我国已明确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包括推动实现“两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实现“两新”,筑牢防返贫根基需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坚持党建引领,自治与德治齐发力,把基层村民自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开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牢牢守住不返贫的底线,筑牢防返贫根基,让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祖国大地上徐徐铺展。
(编辑:唐婧婷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