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绿色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2022-04-14 17:29:12 来源:

汉江网评论员 刘世保

近日,省民政厅及相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活动,倡议广大市民以文明的祭祀方式祭扫,破传统陋习,树时代新风,确保过一个平安、文明、祥和的清明节。

倡导网上祭扫,为抗疫减负。清明节是一年一度人们回乡祭拜祖先的节日,也是充满乡愁的一个节日,人们渴望回到充满温情和温暖的家乡,一解相思之苦。但是,当前全国各地疫情反反复复,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会加大疫情扩散的风险,因此,党组织建议人们清明期间暂不返乡、不扎堆返乡祭祖探亲,这既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全国人民安全负责的体现。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利用大众传媒的跨时空功能创新扫祭方式,例如进行视频扫墓、聘请专业人员代为扫墓或是书写公开信等方式,倡导不焚烧祭祀用品、不燃放鞭炮等行为,不传播封建迷信,做到不攀比,不跟风。此外,在清明时节,也可参与踏青郊游、社会志愿、学习烈士故事等其他节日活动,以有意义的活动寄哀思、表思情,走进传统文化,亲近自然,环保扫祭,多渠道表达对先祖、先贤、先烈的缅怀之情。

提倡绿色祭扫,为生态建设助力。在传统的清明祭拜习俗中,焚烧纸钱是最常见的祭扫习俗,然而,在森林里使用明火存在巨大的失火风险,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时代在不断发展之中,祭拜祖先的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行改变,以杜绝一切的安全隐患,为财产安全作出保障,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祭扫、代祭服务、敬献鲜花、挂黄丝带和寄心语卡等绿色祭扫方式追思先人,践行新时代文明生活习惯,祭拜习俗的目的在于表达世人对故去的亲人的怀念,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生者的健康平安都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切忌以沉痛的伤害为代价,那不是先人想看到的,更不是生者想看到的。

没有烟熏火燎,只有诗文与鲜花,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这样的扫祭更有意义,更为安全。清明祭扫,改变的是祭扫的方式和方法,但不变的是我们对先人的尊重和思念,是我们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念和雄心。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总是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待疫情结束,花开满地时,我们再来好好地感受春天,再来好好地和家人朋友一起感受亲情。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