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陈松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随着网络的发展,线上经济日趋发达,直播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明显,规范网络营销行为,需要挤破直播经济泡沫,让直播行业阳光发展。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Q3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中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6.35亿人。2022年湖北线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增长25.9%。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支持直播电商、智慧零售等新业态发展。”在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直播一天,交出了“3.7万人观看、10万人点赞、120万元成交额”的优异成绩。还有鸿星尔克、白象方便面等品牌直播间中,不断刷新的销售额也表明,自产自销和原产地的产品销售,是被广大网友认可和接受的。直播带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网络推介让人足不出户体会各地美景。通过网络通天下的特性,对各地线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广和带动。存在即合理。线上经济和线下经济一样需要扶持,网络直播带货形式不能被否定,更不能一棒子打死,需要不断推广壮大。
直播经济对于销售和品牌建立起到推动,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各个直播间里虽然设有消费提醒,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未成年人消费没有设立冷静期。有的直播间里,过度追求商品包装,忽视产品筛选,对地区品牌建立和销售没有起到推动。有的网络主播,张口闭口谈消费福利,规避商品的实际成本。直播平台过度追求利润,三无产品泛滥,销售口碑低下。以利润定排名,以销售额论英雄,致使直播平台虽然销售额“惊人”,但商品质量“感人”。直播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充斥网络的经济泡沫。过多泡沫也阻碍了直播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整治直播乱象,让直播平台更好带动优秀产品推广,势在必行。
直播卖货与直播卖宠并举。直播货品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严重,众主播直播利润虚高且不透明,都是网络直播饱受诟病的地方。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小,经济发展才能更好。治理直播乱象,三部门联手,只是为治理乱象画出框架。治理抓手还是各级直播平台。平台需要加大对依法依规商家的支持,拿出措施,从宣传推广到费用抽取上,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给予各项减免,通过扶持,助力诚信商家发展壮大。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升级,结合用户需要,将视频频道和直播频道分离开来,以满足不同网民的分级观看需求。还需要加强算法运用和平台公示力度,对主播的各项提成收入,明确标准,建立明细台账,综合考虑退货率和三包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以综合得分代替业绩主导,帮助直播收入去除水分,留下干货。只有通过不断打造诚信经营典范,打造透明公开的收入体系,在商品质量和服务上动脑筋,直播平台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带动更多商家合法合规经营,才能持久的壮大直播经济。
当然,这个营造诚信的过程也需要各级监管部门的参与。细读《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不难发现。意见聚焦商家信息、产品信息和税收等网络热点问题,要求对商品要披露价格比较、质量等关键信息,对于直播间,要以“后台实名、前台自愿”落实相关信息登记,对于依法纳税的平台商家,通过评选进行推广。这些举措,把监管延伸至平台、到人、到商品。从源头下手,从商品上监管,奖惩结合。体现监管的同时,对直播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是干事在人,网络执法不能光出规定,还需要扩展举报形式和举报平台。平台架起第一道防线,主管部门以抽查和督办对诚信建设进行跟踪监督,才能以良币驱逐劣币,让直播经济阳光发展。
意见为规范直播经济制定了标准,寄希望各平台结合规定,规范直播行为。只有挤干水分,轻装前进,直播经济的带动作用才会更加凸显,直播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