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张志克
4月6日,人民网刊发《5年来,雄安新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走雄安,看高质量发展)》一文。指出“说起当下,雄安人都能随口‘抖’出一连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建设雄安新区也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珍惜机遇与雄安共崛起。机遇收获希望,机遇引领方向。用发展的眼光看,机遇就是最大利好,潜力就是最大预期,这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种下一片绿色,收获整个春天;播下一个心愿,收获不一样的明天。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 雄安新区已累计造林45.4万亩、23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超过30%。森林环城、湿地入城,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规划图上的绿色雄安,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抢抓机遇提质增量促崛起。雄安新区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定位,着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首批3家央企已完成选址并启动建设,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等项目有序推进,中国电信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央企在雄安设立分支机构达100多家,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
共建共治共享助崛起。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雄安新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对城市的认知建设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市民参与性、市民获得感明显提升。从2020年起,雄安新区安排专项资金2.3亿元,帮助1.1万名难以通过市场就业的人员上岗增收;陆续招聘8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6.8万人次;创建创业大学1所,认定就业创业孵化基地9家,成功孵化660个创业项目,带动就业1281人。
千秋大业一壶茶,满攻才能出细活。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需要我们理性的保持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相信承载着130万雄安人期待的新区一定能不负众望,承载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新区一定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承载着中华民族崛起使命的新区一定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承载着“人与城市”和谐共处新定位的新区一定能开启世界人居环境新纪元。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