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实力不容小觑,书是传承与教育的带货之王

2022-04-18 16:38:11 来源:

汉江网评论员 赵佩云

四月二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意在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他承载了人类的历史,寄托了人类溢于言表的情感,更是因为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塑造了现代文明,实力践行传承与教育。譬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书中就可以窥见全貌。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构筑了一个个不同的世界,有的时候是人类经历的历史,有的时候是风穿过的四季,有的时候是战火连篇的金戈铁马,有的时候是国富民强的盛世安宁。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亲身体验百味人生,但书里确有无数种经历可以让读者感同身受。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透过文字去了解世界格局变得尤为重要,书可以传递讯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明白差异与距离。于国而言,了解不同文化是振兴中华文化的基础;于民而言,学习知识、强化文化底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书里的“别样”世界亟待我们去挖掘、去探索。

书塑造了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胎教”是无数准妈妈倍加关注的事,许多母亲在怀孕时就为孩子准备了一系列的“学习工具”——音乐、数学、外语、童话故事...倾尽所能想要让幼小的生命了解这个世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就拿中国的孩子来说,我们从小就知道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懂得了助人为善的道理,一心向往成为一个帮助世人的“好神仙”;也从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学会了礼让老人、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品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神清气正则国运亨通,时间不语,却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读书的对于个人精神品质塑造的意义。

书教我们读懂了世界,领会了人类文明,我们又成为文明的传播者,践行着文明的延续。中华民族是文明之邦,儒教尚“仁”、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以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诸子百家的思想碰撞使中国古代思想和学术达到了空前繁荣,这些哲理至今仍被我之后辈奉为圭臬,而我们也一直在用学到的道理和品质教育、感染后来者。历史越悠久,文化底蕴也就越深沉,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涵也就更充盈,当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时刻,文化自信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底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我们的每一寸努力和奋斗都带着前辈们的智慧结晶,我们也必将这文化和文明传承下去。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饱读诗书报效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文明是刻在中国人骨血里的浪漫。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就在眼前,我辈当担负起延续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教育的使命,多读书、读好书,练就一身好本领,书写新时代的伟大篇章。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