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韩元元
4月18日,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4.8%的同比增速不仅高于预期,也高于去年四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处于恢复发展的态势。但也有部分指标不如预期,尤其是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月份同比下降3.5%。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4%。可见,有合理的消费支撑,未来的经济增长同样可期待。受疫情反复和收入增速降低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疲弱,为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必须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增强消费意愿,还要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入手。据新华网年初报道,2021年,国内线上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新型消费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向更加理性、注重自身、注重健康转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疫情也催生了一些的新型消费模式,包括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到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的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场景,并且充满活力。顺应潮流,鼓励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拓展,必然激活更多新的增长点。
提振消费信心的根本途径还是稳就业、强保障、促增收,只有老百姓口袋充实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才能持久、强劲。在减税降费、减免社保、降低租金、财政补贴等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但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双重影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压力均客观存在。未来,加强创新力度,以新技术、新业态、新观念提升就业市场容量,优化就业市场结构,是以稳就业、促消费、强经济的必由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初显成效,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新产品、新品牌、新市场、新消费不断在农村诞生。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农村消费市场巨大,动力强劲。比如,人民日报近日报道,现在,全网每天有1亿件包裹送到农村。推进城乡融合形态下的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潜力,对畅通全国大循环意义重大。
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保持了增长态势,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是相互积极促进关系,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后劲是充足的。
(编辑:王鑫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