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零距离点燃青少年的“航天梦”

2022-04-28 18:03:15 来源: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 王艺珺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分享他的航天故事,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思政课”,与青年航天爱好者一起制作放飞“探空气球”,教大家把脉风云雷电,练就“凌云天眼”。

航天梦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零距离接触航天知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热爱的种子。当我们还是小朋友被问及“长大了想做什么?”的时候,身边很多人包括自己都会说“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宇航员”……那个时候,科学家、航天员都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存在,保持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神秘感。但被问及航天员是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只能搜肠刮肚地回答:“是在天上飞的”。现在就不一样了,通过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直击灵魂的航天思政课,大大小小的航空科技馆,丰富多彩的专业科普课程,吸睛的优秀太空游戏等等,让青少年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航空梦。这些零距离的航空体验,是非同寻常的知识宝库,随时随地激发着青少年的航空热情。

因热爱而奋斗,是航天梦的迷人底色,每一个奋斗的瞬间,都不会白费。前不久,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驻留时间的记录。纵观航空航天的60多年,几代航天人团结一心、接续奋斗,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让中国屹立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可喜的是,新一代青年人将热爱转化为实力,捧起航天事业的接力棒。1988年出生的常晓飞,带头攻关了航天领域很多技术难题;1991年出生的于新辰,已成为西昌发射中心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1992年出生的鲍硕,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担任北京总调度……一代代年轻人逐梦航天,让中国一步步走向星辰大海。

保有好奇心,是实现航天梦的不竭动力。近日,湖北武汉一高三学生熊家锐发现的一颗主带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确认,被授予国际编号:2021 GB68,并将拥有此小行星的命名权。熊家锐从小就保有一颗好奇心,又喜爱天文学,曾两次入选天文奥赛国家集训队;还有长安镇象山小学学生罗浩源,在观看航天主题思政课后说:“我觉得太空简直是太神秘了,我长大后也想当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太空的神秘与未知。”保有好奇心,才能有创新。好奇心,是一切可能的前提,它让青少年从小树立了航天梦、强国梦,激励着青少年为梦想而奋斗。

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一个人人皆可逐梦的时代,心怀航天梦,勇往直前,在某个时刻与梦想不期而遇。愿青少年以梦为马,让热爱饱含奋斗的汗水,奔赴我们共同的航天梦、中国梦。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