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朱金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专门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信访工作条例》,明确新时代信访工作要求、程序等内容,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步入新时代,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搭建好这座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
做好信访工作要走好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说:“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要转变工作态度,时时处处将群众放在心上,真真正正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疑难。群众上访意味着有困难、有问题,但是有的干部在信访工作中态度敷衍、漫不经心,有的不愿干、不想干,还有的推诿塞责、一拖再拖,严重影响群众反映诉求和信访问题处理。要转变工作方式。做到化被动为主动,将群众上访变为干部家访,深入一线、深入基层,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群众诉求背后的困点难点,做到简单问题立刻推进,复杂问题主动研究解决,创造性推动信访诉求办理,实现问题在基层化解、矛盾在源头解决。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对于涉及不同群体的信访问题,不能简简单单、自以为是,一拍脑袋决定,而要做好调查研究功课,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通过召开协调会、讨论会,听取不同意见建议,得出解决问题“最大公约数”。
做好信访工作要强化担当落实。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信访是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解民情、疏民意的重要渠道。要准确全面把握《条例》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对于群众来信来访,用好“八个一”工作机制,把“民生小事”当做头等大事,认真贯彻受理、转送、交办、协调解决、督促检查、落实工作要求,能办尽办、应处尽处,坚决不能一拖了之、一放了之,甚至不了了之,最终将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要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分类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层层抓落实,定期督办、对账销号、闭环管理。要强化监督考核,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将信访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评指标,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强化结果运用,提升信访问题化解力度。
做好信访工作要多管齐下。要抓早抓小。通过网络平台、热线电话、群众留言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热点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由点到面、举一反三,推动共性问题全面排查落实,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要落实落细。信访问题复杂多样,在处理信访问题过程中,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既要严格把好政策标准,又要不同问题不同对待,坚决杜绝为实现息诉罢访就降低标准、放开口子的情况。要强化教育引导。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法治观念,引导群众依法依规信访,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编辑:刘洋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