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2-05-17 10:49:06 来源:

汉江网评论员 刘影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青春责任、青春担当始终不变,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之心始终未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之心始终未变。一代代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将青春献给党和人民事业,创造了无数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历史和实践证明: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更应当不负重托,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我、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青年模范。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17岁时书呈父亲了一首七绝,年少时立下的宏大志向影响成就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无数革命先烈心怀新中国的远大理想,用超人的胆识、勇气为我们铺就了通往新生活的大路,我们更要做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夯实“足下功”,在明辨方向中行走“万里路”,在强化使命担当中揽好“瓷器活”,战胜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青年模范。回望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为祖国崛起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1927年,李大钊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抵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被军阀残忍杀害,英勇就义,时年38岁。青年更要在铭记党史中汲取斗争的力量,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青年必须要深入细致了解党的斗争历程,从历史经验中总结、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斗争力量。淬炼“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政治判断力,历练“吾日三省吾身”的政治领悟力,锤炼“言必行行必果”的政治执行力。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青年模范。青年要挑担起党和人民赋予“好开局”重担、责任、使命,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在急事难事中磨炼,到吃劲岗位、基层一线墩苗历炼,加快成长。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19年,在扶贫路上不幸遭遇山洪牺牲,年仅30岁;2001年4月1日,王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面对美国侦察机的侵犯,用生命捍卫我国南海领空,牺牲时年仅33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在各自工作领域,用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赛会顺利举办奉献力量,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新时代青年应以‘党旗红’为主色,将个人发展紧紧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浪潮中。要扎根祖国大地,成为贴近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好干部,勇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青年模范。“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实现伟大祖国崛起的基础。1956年,作为沈飞集团前身的国营112厂成立了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员平均年龄仅为22岁。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的占52.5%。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绍鑫,致力于实现新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已获授权7项国家发明专利。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科技人才应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战略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和先锋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挑大梁、当主角。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春是一场为梦想努力奔跑、永不停歇的旅程。青春是以昂扬的斗志,为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作为青年干部,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的殷切嘱托,肩负起当代青年的责任使命,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在新起点上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编辑:崔怀宇 审核:杨明阳)

编辑:崔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