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赵怡如
快节奏生活的不断发展,使“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成为获取知识、放松自我的一种消遣方式,低头族流连于屏幕方寸之间,思想即刻抵达于千里之外。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实体书店渐渐被遗忘、门庭冷落的局面。
美国历史学家利娅·普里斯曾说,读印刷版和电子书的差别,就像在快餐店用塑料刀叉就餐和在昂贵的餐厅用银叉就餐,吃饭的速度、谈话和餐桌上的风度不一样。
网红书店的兴起,是引导人们将视野回归纸质阅读的必然结果,也是将“书籍商店”转变为“文化载体”的必然产物,是新型书店不断突出其社交属性的内在要求。通过“网红”卖点和“颜值”滤镜的加持,吸引了众多远道而来的打卡者,再通过优质服务和实体书店独有的文化功能使人们爱上阅读,这种由一次慕名打卡发展为常态化“沉浸式阅读”的引流方式,回归了书店的初衷,也彰显了城市的人文风度,真正让文化融入生活。
可见,网红书店始于颜值,但更要注重书店的文化内涵,要带给人们良好的深度阅读体验。如果本末倒置,肤浅的在外在噱头上绞尽脑汁、花样百出,而对人们对于书店深层次的文化诉求置若罔闻、敷衍了事,只关注将打卡者引进来,而忽视如何留下来,最终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网红”会过气,书店终将会以一场闹剧仓促收场。
近几年,网红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红极一时而逐渐销声匿迹,有的能在浪潮中逆势发展,关键要注重为读者营造具备内涵的深度阅读氛围,打造有温度的文化消费体验,成为大众喜闻乐见、沉浸其中的精神花园。书店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市场群体,抓住读者的文化消费需求,探索“书+”模式,积极开拓文创、周边等,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在无形中延长了在书店停留的时间,真正将网红变成持久红。
(编辑:崔怀宇 审核:杨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