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怎么办

2022-05-27 10:12:35 来源:襄阳晚报

孤独症谱系障碍又叫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每59名儿童中就有1名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世界各国报道其发病率有不明原因的递增趋势。

孤独症谱系障碍终身致残率很高,已成为影响这类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患病的孩子往往会有“五不”特征:不看,缺乏目光对视;不应,对外界呼唤反应少;不指,不用食指指人或物;不语,语言落后;不当,即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感知觉异常。

此外,患孤独症的孩子还会有重复刻板行为,比如甩手、晃动身体、把东西摆成一排且不许别人移动等;还有的孩子特别敏感,不愿被人触碰或者拥抱等。

有研究指出,在患上孤独症的儿童中,有1/3至1/2的家长在儿童1岁之前就发现了异常,80%至90%的家长在儿童24个月时发现了异常。

到目前为止,针对儿童自闭症,全球范围内都没有特效药,但神经发育生物学研究发现,对于“先天”障碍的大脑,在“后天”的干预教育或者训练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改善。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大部分孤独症患儿症状的改善都有一定的帮助。孤独症的症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及时接受正规的康复教育,症状还有加重的可能性。

因此,如果1岁以上的孩子语言发育落后、与父母无眼神交流,就应警惕是否患有孤独症,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查。

为了更好地服务自闭症患儿,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童神经康复心血管科儿童康复中心,开展了绘本课、融合课及绘画课等一系列课程,为自闭症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朱毓)

来源:《襄阳晚报》(2022年5月27日12版)

(编辑:崔怀宇 审核:李云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