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赵佩云
比亚迪不久前公布了一组汽车销量数据,经过统计,其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64.6万辆,比特斯拉上半年销售量多8.2万辆,这样的成绩引起无数网友好评。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整车集成技术,开发出系列化规模应用产品,总体水平位于国际前列。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有很长一段历史,欧美各国在十九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进行了相关探索,在技术层面我国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实现“弯道超车”,我们还要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
要实现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找准方向是关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6月8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21世纪以来,智能化技术是各国科技博弈的重要领域,研究智能汽车,就要在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可以说智能汽车是高新技术综合体,完成汽车智能化研究,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2021年7月30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为智能网联汽车在开放道路开展道路测试与应用提供制度支撑,国家对于智能汽车的支持可见一斑,智能汽车量产驶上“高速公路”来日可期。
让新能源汽车充分发挥优势,攻克技术难题是重点。增加电池续航能力,是应对传统汽车长盛不衰的一大挑战。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但即使以辅助动力源形式出现的超级电容器,在远程续航能力和充电时间的问题上也让无数“跑长途”的车主望而却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电池续航能力,需要在人才挖掘、科研投入上下大功夫。我国已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安排,且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在车型配套、技术研发方面发展迅速,有国家政策支撑、科研人员苦心钻研,攻破技术难题指日可待。
要达成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强化对应的配套设施是保障。新能源汽车环保、省去燃油费、城市中不限号等优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加之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还有很多,然而“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困扰了不少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客户。目前,很多城市或地区缺少供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并没有集中的汽车充电场所,加之新能源汽车充电较慢,这些难题劝退了不少心动者。解决充电难的问题,需要从政策入手,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合理的分配方案,让出行路上不再有“充电焦虑”,相信新能源汽车不久将迎来产业兴旺的“春天”。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作出重要论述。建设科技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要抓住科技振兴的发展机遇,顺势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擘画科技强国美丽蓝图。
(编辑:崔怀宇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