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胡忠超
利用基层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根据“群众点单”,开设家政月嫂、护理护工、烹饪面点、电商直播等课程;指导烟农开展抗旱保苗,及时协调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日前,在襄阳市保康县,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探索实施了不少好办法。
这些获得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金点子”,有的是保康县首开先河,边探索边完善,最终形成一套成熟机制;有的是借鉴他山之石,在模仿中创新。无论是自家独创还是学习引进,保康县这些成效明显的做法固然值得点赞,但更需要关注的是当地党政部门用一些“关键小事”,办成了更多“暖心大事”。
解决“关键小事”,要有恒心。很多民生领域的难题是长年累月形成的,有的地方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或缺乏信心,畏难不前,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或出于功利心,急于求成,总想着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一蹴而就。无论哪种心态,没了办成“小事”的恒心,往往会适得其反。
解决“关键小事”,要有仁心。没有仁者之心难行仁者之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共产党人更是以公仆之心为民谋福利。在遇到实际难题时,只有秉持“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为民情怀,才能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不少地方开展“敲门行动”全覆盖,农技行动到田间,入企进村志愿服务等措施,受益的是普通群众,但背后是广大党员干部等群体在工作时间之外更多的付出。
解决“关键小事”,更要细心。任何难题的形成都有其本源,找准了前因后果,解决问题就有规律可循、有办法可想。“细心”就是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善于抓住百姓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哪里有痛点,就瞄准哪里;“细心”就是要精心谋划,科学规划,细心推进,直至解决群众的关切焦点和社会治理难点。比如,保康县市场监管局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入”原则,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准入通道,对有审批权的7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效率,对120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除25项行政审批以外,其余95项均压减至1天,即办率达100%。这个好办法的诞生,就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细心排查和精心设计。
为民排忧解难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是党员干部做事的始终目标,无论在任何领域都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解忧。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不仅是为群众解决现实困难,更要做到逐步让群众充分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到党和国家政策对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用心之处。
用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群众的事就要尽心尽力。尽心为群众办实事,真抓实干解民忧才是现代合格党员干部的办事风格。无论处于任何历史阶段,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都不会变,党员干部就应该一直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而努力作出贡献。
(编辑:汪晓璐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