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一刻不停抓好年轻干部作风建设

2022-07-18 11:55:47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唐佳鑫

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没有好作风,就不会有好作为。青年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岗位,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系好作风建设“第一颗扣子”在广大群众心中树立起新的旗帜和标杆,以优良作风护航干事创业,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转求真务实之风,要戒空谈重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当前,青年干部工作条件好了、干事平台广了、理论素质也高了。但有群众却说,现在的干部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有些年轻干部谈起工作,要规划有规划,要目标有目标,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就是落不到实际行动上,更别说实际成效了。空话连篇,害莫大焉。青年干部转作风,转的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务实之风,是破除不思进取“守摊子”思想、不顾民力“铺摊子”行为。要克服“浮”和“浅”的毛病,多接“地气”下基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到实处,以扎实的作风和有效的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支持。

转夙夜为民之风,要戒私欲勤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基层是为民服务的“前线”,青年干部当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福为福。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各项改革任务亟待推进,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凸现。年轻干部阅历尚浅、实践较少,推动改革发展任务时可能由于“经验浅薄”“缺少参照”而存在畏难情绪,趑趄不前。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干部的宗旨意识打了折扣、掺了水分。作风转变决定人心向背,越是加快发展越要勤政为民。年轻干部要以民为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行动自觉,有“将心比心、寸心不昧”的为民情怀,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的忧患意识。主动融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转清正廉洁之风,要戒贪欲守清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廉洁是为政之德,是履职之要,需要用鲜明的旗帜、正义的立场、严肃的态度来守住清廉、转变作风。古语说得好,“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未及时予以遏止,就犹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青年干部崭露头角,走上领导岗位,有了干事创业的平台,更面临廉洁从政的考验。廉而不勤会误事,勤而不廉会出事。一个干部,不干事就是庸官,老百姓不答应;不干净就是贪官,老百姓最痛恨。清廉自守、干净干事出正气、出形象、出威信,出号召力、凝聚力、带动力。现实中,个别会干事的“能人”,虽然也有业绩,但由于自身不干净,结果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身为青年干部,决不能以干事为不干净“遮羞”,同样也不能借干净为不干事“开脱”。青年干部要修养好廉洁的本色,做到“心正”、“身正”和“行正”。“心正”,就是将法纪、制度等外在的规范性约束转化为个人内心的信念、理念,时刻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洁。“身正”,就是要正确处理“八个面对”,讲政治,讲纪律,讲作风,禁绝贪欲,规范言行举止,树立良好形象。“行正”,就是要以“言行一致、行胜于言”取信于民。

(编辑:汪晓璐 审核:王雨婷)

编辑:汪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