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严控未成年人直播,不应当是道选择题

2022-07-25 22:05:09 来源:汉江网人阅读

汉江网评论员陈松

近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宣布将组织开展为期 2 个月的专项行动,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其中包括督促网站平台不得为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严厉查处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的问题等十项,件件关系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要害。相关信息发布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广大网民热议。

3岁“吃播”佩琪被父母喂到70斤、6岁小男孩望望在父亲规划下练习蒙眼走钢丝,以未成年人为主角的视频爆火,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正在向娃娃主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避免他们沉迷网络等行为。网络世界鱼龙混杂,让未成年人过早借助网络出名,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部分不法分子在各类直播平台引诱未成年人进行低俗色情表演赚取流量,博眼球,会对孩子成长造成终身伤害。让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违背青少年发展需求,与国家法律不符。此次行动规范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直播行为,限定管理范围,开展专项治理,为孩子成长提供保护。尊重未成年人权益,合情合理合法,又符合家长意愿。

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参与直播,让许多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由明星变成网络主播。许多家长为了达到孩子出名或盈利目的,支持孩子拍摄视频。出名道路千万条,并非只有网络直播适合孩子。催熟的直播明星再光鲜亮丽,拨开里面还是空空如也。依靠取悦网民快速出名,是价值取向的扭曲。放任孩子们过多参与直播活动,会衍生出新的网络沉迷,进而毁掉孩子未来。未成年人处于成长阶段,能学到真才实学,能有一技之长,对孩子未来成长很重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限制网络直播行为。通过立规矩给娃娃主播行为降温,是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最有效举措。

在担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播,影响生活的同时,应该看到线下活动对孩子们的帮助。近期国家集中对网络游戏监管,加强防沉迷系统作用,约谈涉黄暴信息的小天才平板,在义务教育中增添体育课、劳动课,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措施,为孩子健康上网提供良好的环境。武汉中小学生暑假参观省博物馆,体验AR眼镜等电子设备。还有在弦乐团学习音乐、参加足球比赛、学传统工艺扎染等等趣味活动,帮助孩子了解新知识,了解路历史。“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孩子们在一针一线、一点一滴中看到进步,在趣味活动中掌握技能,更能明白成功来之不易,成功需要努力。让孩子成为有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帮助孩子的正确方式。不断开放的各类场馆,各级部门组织公益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文化的魅力,能更好的助力孩子成长。

网络环境的维护,不能只依靠网信部门。需要加大对直播平台的监管,要压实企业责任,建立机制,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严肃处置,确保整治效果。需要各级媒体平台,发挥监督责任,发挥引导作用,对未成年人直播等行为,进行时时曝光。对于相关政策和专项行动,进行不断跟进报道。通过正反典型报道对比,提升群众知法守法意识,营造全民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保护未成年人不是选择题,希望借助晴朗行动,共同努力,将纸面上的法规化成行动,还未成年人一片干净的网络空间。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