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周鹏
近日,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而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发了热烈反响。该剧用艺术形式展现了全国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热情讴歌了以黄文秀为代表的当代青年党员用青春芳华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春之歌。
芳华无悔,初心不灭。黄文秀的动人故事,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澎湃的心潮怎么也不能平静。她,用一颗赤诚之心,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青春誓言,用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平凡而伟大的颂歌,描绘出一幅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画卷。作为年轻干部,要向黄文秀看齐,常怀感恩之心、为民之心、奉献之心,让青春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焕发绚丽光彩。
增强“青春奋斗正当时”的行动自觉。“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黄文秀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硕士毕业后,放弃了导师“留在北京”的建议,而是毅然选择做那个“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回来”的人,回到家乡百色,立志用青春改善家乡面貌。她把自己青春融入贫困山区的泥土,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地方发展那沉甸甸的责任,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走得是那样铿锵。
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动力。青年最富有朝气,也最富有梦想。黄文秀是“大山的女儿”,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文秀精神”将接续传承。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里,以信念坚定、担当实干、真情奉献、爱国敬业为核心的“文秀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批又一批后来者积极投身到祖国需要、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他们以黄文秀为榜样,主动到艰苦的基层一线去,去开拓、去奋斗、去攀登,用拼搏和汗水扎扎根乡村沃土,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用青春奏响了新时代为国担当、为民奉献的奋斗之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鱼水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指出,基层一线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历练“人生”的熔炉、亟需“人气”的舞台。乡村振兴最前沿是新时代青年大显身手、大展才华、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广大青年当主动奔赴基层一线、主动走向人民群众,用脚步丈量千山万水背后的民情,用行动守护千门万户背后的民生,用初心读懂千言万语背后的民意,在“无字之书”里受教,在“为民服务”中成长,让青春诗行镌刻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一字一句刻画初心滚烫的青春模样。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黄文秀的颁奖词,以黄文秀为代表的当代青年党员用青春芳华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着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从走出大山到反哺家乡,黄文秀靠的是“一心一意”的坚定信念、“一往情深”的为民初心、“始终如一”的无私奉献。广大青年干部也当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挚爱;以青春为名,不负时代相邀,争做“大山的女儿”。
(编辑:崔怀宇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