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付云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高考生发文称:自己的班主任托班长在班群里发公告,向学生索要升学宴红包。7月30日晚,修水县官方通报称,网曝情况基本属实,目前该县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
据网友爆料的聊天截图显示,“一般情况是,班主任是500、科任老师是300,老师开车去的话,一般是补200或100的油费”。报道指出,这段文字是班主任编辑好,让班长以班长的名义通知全班同学,并发了群公告。如此毫无遮掩、公开表态出席升学宴,并向学生索要红包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既有违了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严重损害了教育环境,破坏了教师队伍形象与家校关系。
人们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近年来,每每在师生告别之际的“最后一课”,出于尊师重道的传统习俗,学生常以感谢师恩、纪念师生情谊为由,邀请老师欢聚一堂、共享一顿“家常便饭”,本也无可厚非。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谢师宴”“升学宴”逐渐“变味”,已然演变成学生攀比关系、老师收受礼金的“鸿门宴”“发财宴”,如此歪风陋习,着实割裂了纯粹的师生关系,与现代文明、主流教育的立德树人理念背道而驰,在加重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容易在现实社会产生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于法于理、于公于私皆所不容。
我国《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与《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均有明文规定;“教师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属于应予处理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违规者应予严肃处理”。不久前,教育部曝光了第九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而今“班主任要升学宴红包”顶风而行,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还毕业季、升学季以清朗空间已成刻不容缓之势。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身为老师,以立德树人为本,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和行为习惯,对营造温馨、和善、美育的校园环境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励与约束并行原则,譬如实行教师师德信用积分管理制,细化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细则,不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督查行动等等,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与提升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为服务保障教育质量、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尚的师德能释放出强大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最强最有力的教育武器。以“班主任要升学宴红包”事件为着力点,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整饬教风力度,严厉惩治钱权交易、以权谋私等行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让“桃李之源”心中有爱、眼向光明,孩子才能更好成长成材,反哺家乡、回报社会,学校也必定成为风清气正、德才育人的一方净土。
(编辑:刘洋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