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张承健
退役军人通常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严格的组织纪律、优秀的协作精神和勤奋踏实的行为作风,这不仅被各级领导在各种场合所津津乐道,更成为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就业软实力。近年来,襄阳的诸多老兵和退役军人,纷纷在工作岗位中切实发挥出了敢打敢拼、乐于奉献和听从指挥的精神,且以身作责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们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因此,笔者看来,在新时代中,更应持续弘扬和传承这些精神,让襄阳的红色种子遍地开花。
一寸丹心图报国,弘扬为党为国的军人精神。回望过去,当奋斗的种子开花,襄阳的英雄们持戬冲沙场,握枪战敌军,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而今,哪怕战争早已结束,哪怕祖国早已实现了伟大的振兴和发展,人民群众也永远无法忘记,无法忘记那意义深远的井冈山起义,无法忘记那充满艰辛与磨难的万里长征路,亦无法忘记炮火连天的抗日奋斗史,更无法忘记那一名又一名襄阳军人曾经为了捍卫祖国所留下的血与泪。而他们当中,即有曾取得多次胜利硕果的马正武,也有曾两次奔赴朝鲜战场且顽强战敌的尚永才,还有那12岁便参军并投身于革命事业的陈德馨。新时代中,党员干部及青年人所要学习的,就是那一种甘心为党为国发展奉献付出的无私精神,让红色的意志成为前行的动力。
俯首甘为孺子牛,弘扬爱家护国的军人精神。历史的尘埃中,留下了襄阳老兵和退役军人们铿锵有力的足迹。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千千万万襄阳军人始终传承着红色的精神,即便光荣退役后,也未忘初心。对此,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及青年人,更要能够切实做到弘扬爱家护国的军人精神,切实担当起职责和使命,把忠诚献给祖国,并从老兵和退役军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由此来更好地传承他们的雄心与壮志并以行动助力襄阳的未来发展。
位卑未敢忘忧国,弘扬爱岗敬业的军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只有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方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事实证明,过去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是新社会的创新发展,也是每一个襄阳家庭的幸福美满。而襄阳的老兵和退役军人们投身入各个岗位中,在平凡中充分发挥出奉献、友爱、互助、敬业的精神,已成为了新时代中襄阳军人优良形象的真实写照。且曾经的“全国先进军休干部”田国基和吴焕林,曾经的“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张美义等人,他们都成为了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一份子,成为了献身于宣传军队优良作风、宝贵精神、典型事迹的一份子,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军休干部、普通群众。他们,都堪称新时代下最可爱的人。
时至今日,红色的种子已埋藏在襄阳的每一寸土地中,静等开花和结果。而作为新时代下的襄阳人,唯有让坚韧不屈、甘于奉献、敢于冲锋的军人斗志继续传承和弘扬下去,用忠诚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理念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勾勒彩图,用砥砺无悔之姿延续新时代的红色精神,方能点亮“襄阳红”的火炬,在新时代中奏响中国强军梦的拼搏乐章。
(编辑:崔怀宇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