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吴军仪
古隆中“羽毛扇”“石牌坊”雪糕、华侨城“银河奇喵”麒麟“金璃”雪糕、石花酒业“霸王醉”雪糕……在炎炎夏日以特有的形象为我们送来清凉,一句“万物皆可雪糕”,让襄阳文创雪糕遍地开花,舌尖上的襄阳文化风景成为新型网红打卡热点场景,文创雪糕强大的出圈效应,让我们一边感叹又不禁为之担忧,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如何让“网红”成为“长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文创雪糕吃出大众满意性价比。产品好不好,消费者具有最高话语权,要用亲民化、大众化、创意化、规模化折射产品背后的“超值度”。首先要提“质”增“味”,打响文创雪糕品牌攻坚战,保证从原材料的采购、制作、存储等方面安全可控,守护文创雪糕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作为一款食物,“味道好”是其不变刚需,要在口感和香味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市场,迎合当下消费者喜好,增强味蕾体验,用口碑和信任赢得消费回头客。其次要放大产品价值,增强文创雪糕生命力。要充分契合襄阳旅游环境,为传统文化探寻一种更年轻、更活跃、更创意的表达方式,开发设计出形象鲜明、辨识度高、正能量、高颜值的雪糕外形,让消费产生强烈的情景带入感和文化体验感。
文创雪糕品出襄阳独特文化情怀。文创雪糕吃的是那份浪漫底蕴和文化内涵,展现襄阳文化品牌,挖掘襄阳文化背后的独特价值。文创雪糕,内做价值、外塑形象。要找到景点中“有趣”“有用”“有价值”的文化来讲故事做文章,一个景点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映射一个场景,将场景融入雪糕,让雪糕具有独特性、原创性和趣味性。文创雪糕,品的是文化情怀,要的是独具一格。善于聚焦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有效挖掘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设计出兼具美感和内容的文创雪糕,让其不仅成为“社交工具”“拍照必备”,更是彰显襄阳文化魅力的独特方式;同时运用好科技手段加大有效宣传,优化搜索引擎增加流量入口,利用“抖音、小红书、朋友圈”等信息化途径提高文创产品知晓度和曝光率;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购物补充配合,增加文创产品购买途径,保持景点回忆“余热”。
文创雪糕拉开襄阳文创产品产业链。35℃的高温,确实能为雪糕这一文创产品加持,但夏天谢幕后,后续文创产品要相应登台,有序接棒,持续发力。首先要立足新发展理念,围绕文化产品和襄阳景区特色,明确文创产品开发试点政策,加大在创新产品研发、合理收入分配、持续推广运营等方面的探索力度,建立长效试点评估机制,推广可复制、可循环的试点文创产品管理模式。其次用“情感化”赋予文化产品大加成。充分吃透襄阳景点文化“情感”,把握景点中的特色、亮点和触点,加大产品设计的情感力度,让消费者不仅买出仪式感,还能感动商品后背的故事,例如古隆中的诸葛孔明扇,扇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淡泊名利的一生;做成冰箱贴的唐城仿古建筑物,带我们领略一砖一瓦的唐城文化;草庐剧场的情侣手链,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月英、孔明相守相敬终身伴的动人爱情,文创产品和景区故事相辅相成,共同描绘襄阳千古风情。最后加强多领域融合,文化与科技并存。加快多领域文创产业资源融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创产品研发、生产、经营,把文化创意融入衣、食、住、行、游、娱、购等领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利用VR、AR、大数据等新型科技手段,提高文创产品生产率、体验感和辐射面。
文创产品,用自己独特的形象记录襄阳历史岁月、承载襄阳文化风情、讲述襄阳古城故事,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的内在动力,是推动襄阳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城市文化活力的有效抓手,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做大、做强我市文创产品,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助推“文化襄阳”高质量发展,以更加开放有力的姿态拥抱世界。
(编辑:崔怀宇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