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网评论员 周钰婷
近日,“时间存折”志愿服务模式在湖北襄阳各地大力推广。让爱心有足迹、可回味、能传承,让“有德”也“有得”,“惠己”也“惠人”,是“时间存折”的初衷。
留住“时间”,记录善心善举。“时间存折”志愿者队伍中,每位志愿者都会办理一张“时间存折”。它形似一张银行的普通存折,独一无二的编码是身份的象征。“存折”内页登记着“日期”“服务项目”“服务时长”“存支”“余额”“证明人签字”等内容,详细记录了持证人的志愿服务过程,“仪式感”满满。志愿服务不是作秀,但长此以往的坚持是不易的。“时间存折”将政府的引导性和群众的自愿性相统一,即理清了志愿服务项目,又梳理了志愿服务人数,在调动群众积极性、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服务效率的同时,更是对默默奉献的志愿者的精神鼓励,对善心善举的认可。
支取“时间”,传递志愿精神。在“时间存折”里储存的志愿服务时长,不仅可以根据时长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还可以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支取时间,请其他志愿者帮助自己。青年志愿者刘俊峰提到“时间存折”时表示,他最看重的就是志愿精神的传递过程,“在社区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让群众有“德”有“得”。在南漳县卞和社区,已发展持证志愿者2600余名,最小的6岁,最大的84岁,目前储存服务时长最多的已达80余小时。社区居民都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人,既是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也是志愿成果的享受者,充分彰显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利用“时间”,解决群众问题。“时间存折”作为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引导群众参与到社会基层治理中,积极发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南漳县卞和社区,已解决平安创建、纠纷调解、为老服务等群众身边事1万多件;在樊城区,志愿者在敬老院与老人唠唠家常,在马路上参与文明引导,在献血车里勇敢献血等处,以实际行动解决着身边的群众事。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是志愿精神的传承,也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标志。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更好地实现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共同缔造。
存住善心,传递爱心,让我们携手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家园。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