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通讯员邵全明 全媒体记者赵玲)临近开学,襄阳市安定医院樊城分院(襄阳市心理治疗中心)陆续迎来因“开学综合征”就诊的患儿。该院心理专家陈红提醒,一些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或发热而查不出病因的患儿,要警惕有临开学的心理问题。
11岁女孩童童因过度焦虑出现睡眠障碍,且反复腹泻,但各项生理指标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家人带她到襄阳市心理治疗中心就诊。
陈红详细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快开学了,童童的暑期作业还没有完成,让童童对开学产生了恐惧和焦虑,反复腹泻便是心理问题引起的躯体症状。最终,童童被诊断为情绪障碍。
陈红说,“开学综合征”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医学诊断术语,它指的是儿童、青少年面对新学期学习生活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具体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头疼、恶心、腹泻、发热等躯体症状。
“‘开学综合征’主要是学习生活环境的反差、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造成的。”陈红介绍,“开学综合征”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但经积极引导,多数孩子症状会逐渐消失。
“但症状较重或症状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发展为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长期焦虑等。”陈红提醒,家长可通过以下方法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及生活习惯调整。
调整作息 逐步增加运动量
在假期,很多孩子习惯晚睡晚起,如果不提前调节生物钟,开学时就会因为睡眠不足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佳的问题,无法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家长可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
同时,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做手工、益智游戏来取代,帮助孩子安静下来,使大脑转动起来,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室外运动少的孩子,家长还需要逐步适量带孩子进行室外运动,以免开学后突然增加的室外活动对孩子造成不适。
查漏补缺 制订学习计划
有些孩子往往在假期里缺乏自律,做作业拖拖拉拉,甚至拖到最后几天才动笔,这样也会加剧开学焦虑。
家长需督促孩子提前检查所有科目的作业是否全部完成,如有未完成的,或者有遗漏的,要做好计划,按时、有序地完成剩下的作业。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增加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
在剩下的假期中,家长可以多与孩子沟通,一起聊聊孩子在学校美好的回忆,这样能帮助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新学期的学校生活充满期望。
如果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家长应该保持平衡的心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免将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加重孩子的焦虑。家长要耐心询问及倾听孩子诉说的痛苦和困难,对孩子表达出真诚的关心和理解,并进行反复疏导及鼓励,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切忌各种强迫性、惩罚性的言语及行为。
对于暑假在外地和父母生活,开学后回来的孩子,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和父母分离时的心理活动,最好能陪孩子回家适应几天,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后再回到工作岗位。
陈红强调,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当“开学综合征”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需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帮助。
《襄阳晚报》(2022年8月29日16版)
(编辑:刘洋 审核:李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