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时评|推广“以老助老”志愿服务 为幸福晚年“加码”

2022-08-31 23:33:18 来源:汉江网

汉江网评论员 李丹

日前,我市襄城区檀溪街道滨湖社区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动员和挖掘资源,组织相对年轻的老人成立“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通过持续开展“时间存折”+“银龄互助”的“以老助老”志愿服务,为社区的高龄、空巢、失能、特困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共同缔造幸福老年生活新样板,为社区老人的幸福晚年“加码”。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6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8.7%,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在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一方面具有知识、经验、技能优势的低龄老年人大多身体状况良好,有继续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能。另一方面,一些老人退休后难以在短期内适应新的生活,加之子女们都忙于工作,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无聊等负面情绪。基于此,让年轻的“银龄”老人去帮助比自己年龄更大的老人,既可以让他们发挥余热,也可以解决在家无所事事的问题,还可以丰富晚年生活,可谓是一举多得。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有人陪在身边,既为自己提供了服务,又有了相互陪伴的朋友,不但能帮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晚年的幸福和满足。滨湖社区探索的“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模式无疑为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提升老年人晚年幸福指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俗话说“敬老孝老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何才能正确把握老年人的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滨湖社区依托“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双向流通模式,以志愿积分的方式加以激励反哺,把社区长者志愿服务时间记入“时间存折”,用无形的公益时间换取有形的物质奖励,使社区长者既为他人提供无偿志愿服务,又满足自身养老需求,对于提升老年人劳有所获、老有所用、老有所得的成就感,焕发新活力,继续参与基层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该社区的“以老助老”志愿服务队已发展助老志愿者57人,成立了6支“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伍,其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56岁,最大的80岁 他们在社区防电诈、防溺水宣传、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等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强化综合服务力量,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期待各地多多借鉴和推广襄阳檀溪街道办滨湖社区“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模式,也希望有更多的“银龄老人”加入到“以老助老”志愿服务队伍。既让更多的“高龄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又让更多的“银龄老人”能从“以老助老”服务中拥有更多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让“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模式发挥长效作用,使所有老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美景。

(编辑:王鑫 审核:王雨婷)

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