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丹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原动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与学校教育协同合作的,而班主任在其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只有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来,才能创造一个比较稳定和完整的教育环境。
抛出“橄榄枝”——和家长达成合作共识
当前,家长和学生在家庭教育上的焦虑表现比之前要多一些。作为班主任,要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和家长沟通,每学年及时组建班级家委会,以家委会和家长会为载体和平台,做好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建议工作。可以围绕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和家长反映的突出问题,每半个学期举行一次家长沙龙。例如,作业时间规划沙龙、手机管理沙龙、多子家庭沙龙,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走近家长,和家长教学相长,沟通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晒出秘诀——分享家庭沟通小技巧
在家长会或个别沟通中,适当分享家庭沟通小技巧,可以使家长的家庭教育增加实效。比如,开家长会时,让家长“换位体验”,默写当日孩子学习的一首古诗,解一道数学题,背一段英文对话,真正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学习的压力和辛苦。家长要做的不应是一味指责孩子,而是理解、支持孩子,帮助他们努力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合理的换位,可以让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也更容易让家长尊重孩子。
敞开心扉——让信任双向奔赴
每个家庭的情况存在特异性,每个孩子的问题也是独特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亮出自己的功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比如,二孩家庭的平衡问题,“鸡娃”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等等。班主任需要引导家长,将信任的建立置于家庭教育中的首位,只有双向奔赴的信任,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班主任,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和家长达成家校协同共育的共识,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实效,也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学习空间。
(作者单位:市三十六中小学部)
《襄阳晚报》(2022年9月29日16版)
(编辑:罗安 审核:刘明)






